书页上的朱砂批注早已模糊,但那些勾勒药材经络的墨线却在他的神识中活了过来。寻常弟子需三年才能记住的三百种基础药材图谱,叶凌尘只用了一个时辰就烂熟于心——神识内视的天赋让他能直接“看到“文字背后的药材能量流动轨迹。
“凝血丹,主药血叶草三钱,辅药铁线莲一钱,引药地龙涎半钱“叶凌尘指尖悬在虚空,模拟丹方配比。他的神识化作无形的手术刀,将《基础丹经》中“文火慢炖“的描述拆解为具体参数:“温度需稳定在372度,波动误差不超过5度,持续一炷香“
这是他独有的学习方式——将文字转化为数据,用数学精度替代经验主义。但最大的难题不在于配比与控温,而在于工具:杂役处的丹炉需提前三个月预约,而他连最基础的控火术都未习得。
“没有丹炉,没有火焰“叶凌尘望向墙角那只捡来的陶罐,罐底还有裂缝,是上次破庙之战时幸存的唯一容器。他忽然想起杂役任务中用噬灵真气麻痹铁背狼的经历——那种精细到神经末梢的控制力,或许能“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脑海中成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破庙屋顶的窟窿,照在石床中央的临时丹台上。叶凌尘用三块平整的青石搭成简易灶台,陶罐底部用生灭之力修补好裂缝,旁边整齐排列着处理好的药材:血叶草的根茎被神识剥离成丝,铁线莲的绒毛尽数去除,地龙涎则凝结成半透明的晶体。
他深吸一口气,盘膝坐下,双手结“焚天印“——这是《基础丹经》记载的最低阶控火手印,尽管他根本没有火灵根。
“噬灵真气,听我号令。“
叶凌尘眉心微光闪烁,丹田内的混沌真气漩涡急速旋转。淡金色的真气顺着经脉流至掌心,在陶罐底部形成直径三寸的气旋。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真气输出频率,模拟丹炉的“文火“——这需要将真气温度稳定在370-380度之间。
“嗡——“
陶罐发出轻微的震颤,底部的真气气旋泛起涟漪。叶凌尘的神识高度集中,内视着罐内的变化:血叶草丝接触到真气瞬间卷曲,溢出暗红色的药液;铁线莲粉末则悬浮在药液上方,形成一层绿色的薄膜。
“成了!“叶凌尘心中一喜,但下一秒就脸色微变——真气温度突然飙升至410度,远超安全阈值!
“不好!“
他连忙收束真气,但高温已经让药液开始沸腾。眼看就要功亏一篑,叶凌尘急中生智,左手并指如剑,一缕生灭之力刺入陶罐底部的真气气旋。
“滋啦——“
灰濛濛的生灭之力如同冷水浇入热油,真气温度骤降10度,恰好稳定在375度。叶凌尘抹了把冷汗,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一瞬间,他相当于用意念在毫厘之间控制着足以融化精铁的能量。
半个时辰后,罐内的药液渐渐浓稠,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叶凌尘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维持真气控温比与铁背狼战斗更消耗心神。他能感觉到神识正在快速流失,视线开始模糊。
“不能停“叶凌尘咬着舌尖,剧痛让他恢复片刻清明。他想起杂役处那些嘲笑他“伪灵根学不会炼丹“的弟子,想起母亲临终前那句“尘儿你天生适合丹道“,这些画面化作支撑他的力量。
“凝!“
叶凌尘低喝一声,双手印诀变幻,改为“凝丹印“。罐内的药液骤然收缩,形成三枚核桃大小的丹丸雏形。但就在此时,破庙外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卷起的沙尘从屋顶窟窿落入陶罐!
“该死!“
叶凌尘心中一紧。沙尘中的杂质会严重影响丹药品质,轻则降为下品,重则丹毁人伤。千钧一发之际,他做出一个违背丹道常识的决定——将神识沉入丹液!
刹那间,叶凌尘的意识进入一个微观世界:无数药分子在真气漩涡中高速旋转,沙尘杂质如同黑色的礁石阻碍着丹丸成型。他没有犹豫,操控着噬灵真气形成微型风暴,将所有杂质包裹、吞噬!
这个过程仅持续了三息,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当叶凌尘的神识退出丹液时,七窍都渗出了血丝。但罐内的变化让他瞬间忘记了疼痛——三枚丹丸已经成型,表面浮现出细密的金色纹路,散发出令人心悸的药香。
“这是丹纹?!“
叶凌尘激动得声音颤抖。丹纹是中品以上丹药的标志,意味着丹药内部能量循环已成体系。《基础丹经》明确记载:外门弟子首次炼丹能成下品已是天才,中品更是百年难遇!
他小心翼翼地将三枚凝血丹取出,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玉盘中。丹药呈琥珀色,通体透明,金色丹纹如同活物般在表面游走。凑近闻去,药香清冽中带着一丝甜意,正是中品凝血丹的特征。
“成功了“叶凌尘瘫坐在石床上,浑身脱力。神识过度消耗让他眼前发黑,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他知道,这三枚丹药不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