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末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
先是大旱,赤地千里,田地龟裂,无数百姓颗粒无收。
紧接着又是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过境,连树皮草根都被啃食一空。
城中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然而,就在这片绝望里,陆府的大门却敞开了。
一口口大锅支了起来,锅里熬煮着浓稠的米粥。
已经初具一家之主模样的少年陆凡,亲自站在门前,指挥着家仆,将一碗碗救命的米粥,分发给面黄肌瘦的灾民。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巍巍地接过一碗热粥,感激得涕泪横流,当场便要给陆凡跪下。
陆凡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住。
“老人家,使不得。”他笑着开口,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干净,“些许米粥而已,是我陆家应做的本分。”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人人都有!”
灾民们眼中爆发出希望的光芒,他们跪在地上,对着陆凡不停地磕头。
“陆公子大善人啊!”
“陆家真是活菩萨!”
陆家的粮仓,如同流水一般向外输送。
当粮食告罄,陆凡便拿出家中积攒的金银,去外地高价购粮,再运回来周济乡里。
他的父母对此没有任何阻拦,只是坐在后堂,欣慰地看着儿子的所作所为。
这一幕,让斩仙台上的众仙都动容了。
“好一个仁善的少年。”
“若天下富户皆如他这般,何愁天下不太平。”
“此子心性纯良,远胜世间许多凡人。”
“乱世之中,能有此等心性,散尽家财以救万民,实属难能可贵。无论其父母是人是妖,此子,当得起一个义字。”
或许,燃灯古佛真的算错了?
或许,这一世的陆凡,根本就没有什么杀业?
他们真的想不通。
这样一个心怀仁善的少年,究竟会犯下怎样的杀业?
燃灯古佛要找的,到底是哪一桩罪?
然而,燃灯古佛嘴角的弧度,却在此刻,有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变化。
他知道,转折点,要来了。
果不其然。
这一日,陆凡在府门前施粥。
人群中忽然起了一阵骚乱。
来了一伙不速之客。
几个家丁打扮的壮汉,粗暴地推开排队的老弱妇孺,簇拥着一个身穿锦衣,满脸傲慢的青年,径直走到了粥锅前。
他看也不看那些排队的饥民,用脚踹了踹锅台,对陆凡颐指气使地说道:“喂,小子,你就是陆家的那个管事的?来,先给本少爷装十桶粥,送到张府去!”
此言一出,周围的饥民们敢怒不敢言,纷纷低下头。
陆凡的目光,冷了下来。
他认得此人,是城中豪强张主簿的独子,名叫张冲,平日里仗势欺人,横行霸道,鱼肉乡里,名声极差。
“张公子说笑了。”陆凡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这里的粥,是给人吃的。贵府的猪,怕是吃不惯。”
“你什么意思?”张冲眼睛一瞪,“你敢说本少爷是猪?”
“我没有。”陆凡摇了摇头,“我只是说,这些粥,是给快要饿死的人准备的。你若真的想要,可以去后面排队,与大家一样,一人一碗。”
“放肆!”张冲勃然大怒,“你算个什么东西,敢这么跟本少爷说话!告诉你,我爹是城中主簿!一个商贾之子,也敢在本少爷面前摆谱!来人,给我砸了这破锅!”
说罢,他竟一脚踢翻了身边一个老者的粥碗。
滚烫的米粥洒了一地,那老者心疼得扑在地上,用手去捧地上的米汤。
他身后的几个家丁立刻就要上前。
这一幕,点燃了陆凡心中的火气。
他看着张冲那张狂的脸,眼中寒光一闪。
他抬起右手,对着张冲脚下的地面,虚虚一抓。
“哎哟!”
张冲脚下的青石板忽然变得滑腻无比,他一个踉跄,整个人以一个极其狼狈的姿势,四脚朝天地摔在了地上,沾了一身的尘土。
他身后的家丁们想去扶他,却发现脚下也像是抹了油,一个个东倒西歪,撞成一团。
周围的灾民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张冲何曾受过这等羞辱,他从地上爬起来,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指着陆凡怒吼:“好你个陆凡!你敢对本公子用妖法!你等着,我这就回去告诉我爹,让他带兵来抄了你家!”
撂下狠话,他便带着家丁们,连滚带爬地跑了。
周围的饥民们,爆发出压抑许久的欢呼声。
“好!”
“陆家少爷好样的!”
斩仙台上,孙悟空看得是眉开眼笑,一拍大腿。
“打得好!对付这等恶人,就该用些手段!”
杨戬也忍不住露出了温和的笑意,这陆凡行事,倒是颇有几分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