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对此人极为重视,在他看来,一个王家才已经为76号立下不少功劳,若能再策反陈树,必将使特工总部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并且在抓捕过程中,陈树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反抗,可以看出此人并非死硬分子。
其实从"辣手书生"这个绰号就能看出,陈树并非冲锋陷阵的行动派,而是擅长幕后谋划的智囊型特工。
这类人往往喜欢审时度势,在暗处蛰伏时犹如毒蛇般致命,但一旦被捕,反而更容易变节。
事实也如李群所料,王家才和万浪里才进去一个多小时,陈树就选择了投诚。
为表忠心并换取更大利益,他当即供出了军统在上海的十几个秘密联络点。
李群连夜部署,在院中集合待命的数百名特务全部出动。
陈忠领到抓捕任务时,已是凌晨三点多,此时他根本无法向外传递情报,只能率队执行抓捕任务。
他在心中长叹一声,这么大规模的抓捕,军统上海站是彻底完了。
林致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得知陈树叛变的消息,他站在窗前沉默良久,虽然知道历史上陈树会变节,但此人在叛变前的确为抗战做出很大贡献。
他不可能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向戴春风告发,若真如此行事,恐怕戴春风不仅不会采纳,反而会怀疑他别有用心。
并且他记得历史上陈树叛变后,仍与戴春风保持着某种联系。
这究竟是真正的叛变,还是戴春风布下的一步暗棋,实在难以断言。
他只能如实上报所有情报,将最终决断权交给戴春风。
与此同时,山城郊外,歌乐山军统临时办公处。
戴春风乘车自军事委员会返回,他刚就摧毁金陵日军细菌基地的行动作了详细汇报,获得军事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唯一遗憾的是未能面见老头子,如今日军持续轰炸山城,老头子的行踪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未得召见,他自然不敢贸然询问。
并且,就连他的办公地也搬到了歌乐山缫丝厂内。此处毗邻防空洞,一旦接到空袭警报,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躲进防空洞。
此次行动虽令金陵站损失不小,但成功捣毁日军细菌基地、粉碎其对山城的细菌战阴谋,已是大功一件。
戴春风也没有吝啬,对牺牲的行动队员都给予了优厚的抚恤。
不过从金陵站传回的情报看,这次穿山甲小组出动的重炮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报,穿山甲小组使用的重炮至少是150以上的口径。
要知道,整个中央军也不过装备了三十门150的重炮,戴春风对穿山甲小组的实力隐隐已经有些忌惮起来。
然而他回到办公室,端起茶杯还未来得及喝一口,门外便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进来。"他眉头微蹙,放下茶盏。
毛成推门而入,神色凝重:"老板,穿山甲小组急电。"
"何事如此慌张?"
"陈树叛变投敌,上海站遭重创。一夜之间,十几个联络点被端,两百多名行动队员被捕,整个上海站几乎瘫痪。"
戴春风猛地站起身,茶盏被衣袖带翻,茶水在案几上漫开。
他顾不得擦拭,一把夺过电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电文内容。
当看到穿山甲在电文最后询问陈树是否为总部安插的暗子,戴春风当场破防了。
他虽然喜欢布局,但也不会拿两百多精英特工当筹码。
他将电报纸捏成一团,咬牙切齿道:"好一个陈树好一个穿山甲"
办公室内顿时陷入死寂,毛成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能明白戴老板现在的心情,方才还在军事委员会因摧毁日军细菌基地而受到嘉奖,转眼间就接到上海站几乎全军覆没的噩耗。
良久,他才小心试探道:“老板,您看要不要让穿山甲小组或毒蝎小组执行锄奸任务?”
戴春风没有回答,而是闭目沉思。
自抗战爆发以来,短短三年间,上海站已折损数百名精英特工。若算上从忠义救国军抽调的人员,损失更逾千人。
特别是这次陈树叛变,一夜之间就葬送了两百多精英特工,这些可都是军统精心培养的特工,绝非忠义救国军那些大头兵可比。
想到这里,戴春风心中怒意更甚。
王家才好歹坚持半月才变节,陈树竟在当晚就叛变投敌,实在可恨至极!
他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意,陈树必须予以制裁!
他放下手中的电文,"让穿山甲小组尽快调查陈树被捕的真相,寻求机会给予制裁!"
毛成肃然领命,“老板,关于新任上海站站长的人选,您可有指示?"
闻言,戴春风坐回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