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痕语者 > 第13章 静水裂痕

第13章 静水裂痕

号做活中转。”她点击鼠标,屏幕上弹出一张关系图,线条交错如蛛网,“后勤科有七个类似账号,全挂在已调离或退休的警员名下。”
    宋昭盯着屏幕里纠缠的线条,喉结动了动,像吞下一口铁锈:“这不是泄密,是寄生。他们把自己的网络,缠在警队的系统里。”
    当天下午,技术大队档案室的百叶窗拉得严实,日光灯管嗡嗡低鸣,像蚊子在耳畔盘旋。
    宋昭翻着《2003年昭阳巷拆迁补偿明细(副本)》,封皮上的“绝密”印章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油墨气味混着纸张霉味钻进鼻腔。
    他故意把登记本翻得哗啦响:“王姐,帮我查查93号物证箱的位置?”
    正在整理案卷的老警员抬头:“小宋啊?那箱子在b区第三排,不过——”
    “找到了!”宋昭打断她,手指重重敲在登记簿上,纸页震颤,“调阅时间16:30,申请人宋昭。”他余光瞥见墙角的摄像头闪了闪红光,像是黑暗中睁开的眼睛,心里的弦绷得更紧。
    十五分钟后,他的手机震动,嗡鸣贴着大腿传来。
    董岚的语音消息带着电流声:“孙丽华的工位电脑自动登录了,正在下载你刚调阅的文件。”
    宋昭望着档案室窗外的梧桐树,叶片在风里翻出白背,像无数只惊惶的眼睛。
    他摸出手机,给董岚发了条消息:“他们还在监控系统——哪怕人不在,账号也活着。”
    当夜,宋昭的出租屋飘着速溶咖啡的苦香,粉末未完全溶解,杯底沉淀着褐色的渣。
    苏晚蹲在地上,把一摞档案袋拆得七零八落,纸张摩擦声沙沙作响:“地籍图给城建档案库,账本编号录物证标签……你是要把证据变成拼图?”
    “他们能黑进一个系统,黑不进三个。”宋昭把最后一张李晓芸的照片扫进图书馆人脸库,扫描仪发出低频的嗡鸣,“图书借阅系统的防火墙是省文化厅管的,赵振邦手伸不到那么长。”
    苏晚的指尖停在键盘上,指甲边缘泛白。
    图书馆的预警提示突然跳出:“检测到异常批量下载,目标:助学项目学员借书记录。”她快速截图,ip地址定位框里,“市局内网”四个字刺得人眼睛疼,红光像警报灯在视网膜上灼烧。
    “是李晓芸的活动轨迹。”宋昭把截图导入分析软件,二十七个借书点在地图上连成线,像一条蜿蜒的蛇,“他们想拼全她最后三个月的行踪。”他抓起外套,布料摩擦肩胛,发出窸窣声,“启动反向追踪协议,省厅权限我已经申请了。”
    六小时后,追踪器回传的定位在隐庐会所三楼包厢。
    宋昭盯着监控画面:赵振邦正和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碰杯,玻璃杯相撞的清脆声仿佛透过屏幕传来,桌上摊开的a4纸上,宋昭公寓的平面图被红笔圈了三个重点——厨房燃气阀、卧室插座、阳台防盗网。
    “他们要烧第二次。”苏晚的声音发颤,像风中绷紧的弦。
    宋昭没说话。
    他打开电脑,把整理好的《信息寄生网络分析报告》拖进邮件附件。
    收件人栏里,中央督导组、省纪委、公安部网安局的地址像三把钢钉,钉在屏幕上。
    点击发送的瞬间,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提示音尖锐得像针扎耳膜。
    未署名短信:“你父亲当年也查到这里——然后,他选择了沉默。”
    发信号码归属地:江城市殡仪馆旧址。
    宋昭盯着屏幕,雨水拍打窗户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每一滴都像敲在神经末梢。
    他摸出父亲留下的铁盒,胶片上的字迹在台灯下泛着暖黄:“若技术用于灭忆,正义将死于无声。”他把胶片轻轻覆在孙丽华的u盘上,金属相触的声音轻得像声叹息。
    “他沉默,是因为没人能听见。”他对着手机打出回复,“现在,我来了。”
    暴雨在凌晨三点倾泻而下。
    宋昭站在窗边,看着雨水顺着玻璃蜿蜒成河,水痕扭曲了城市的灯火,像记忆被泪水浸染。
    楼下的梧桐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一片枯叶拍在窗上,又被雨水冲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道湿漉漉的印子。
    他不知道的是,三公里外的隐庐会所里,鸭舌帽男人正对着手机冷笑,嘴角扯出一道冷酷的弧线。
    他按下发送键,一条指令顺着网络钻进宋昭公寓的智能电表——那是赵振邦上个月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名换的新设备。
    “让他以为自己赢了。”男人灌下一口酒,玻璃杯底磕在桌上,发出闷响,“等明天天亮,他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暴雨夜后的清晨,宋昭蹲在自己被焚毁的公寓门口。
    焦黑的门框还在滴着水,残留的墙纸蜷曲着,像被剥了皮的伤口,散发出焦木与塑料熔化的刺鼻气味。
    他摸出兜里的胶片,雨水顺着金链滑进领口,凉得刺骨,像一条冰冷的蛇蜿蜒而下。
    远处传来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
    他望着满地狼藉,忽然笑了——他们烧了他的家,却烧不掉铁盒里的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