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痕语者 > 第70章 灯下之名

第70章 灯下之名

    上午九点十二分,郊区老宅。
    窗外的风穿过斑驳的木窗棂,吹动墙上一张泛黄的舞谱。
    苏晚扶着林素娥缓缓坐下,老人的脊背佝偻如弓,手指却异常稳定,轻轻落在那张从存储卡中恢复出的图像上——那是小舟藏在冰柜夹层里的账册残页,纸面密布着扭曲的符号与数字,像是某种古老咒文。
    “这是‘灯语’。”林素娥声音低哑,像砂纸磨过铁锈,“我们当年练舞,用脚步节奏记数,莲花开几瓣,就代表几级分支……一瓣是地方分会,三瓣是转运站,七瓣……”她指尖猛地一顿,瞳孔微缩,“七瓣,是海外总舵。”
    苏晚屏住呼吸:“b区七号?”
    “不是炉位。”林素娥摇头,枯瘦的手指划过纸面一行焦痕未尽的符号,“是船名——‘往生七号’。明日清晨六点,自南港三号码头离港,载货清单报的是建材,实则……全是人。”
    她抬眼看向苏晚,目光浑浊却锐利:“那孩子没说谎。他们真的在把‘灯奴’运出去,一个接一个,像烧纸钱一样,送进海里。”
    苏晚指尖发凉。
    她想起小舟被救出时蜷缩在冰柜角落的样子,嘴唇发紫,嘴里反复念着:“不能停,灯不能灭……”
    她立刻拨通宋昭的电话,声音压得极低:“‘往生七号’,明日离港。b7是船,不是火化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后传来金属摩擦般的呼吸声——宋昭正在疾驰的车上。
    “我知道了。”他说,声音像从地底渗出,“告诉董岚,这不是运输,是仪式。”
    十点零九分,临时指挥中心。
    空气凝滞如铅。
    董岚站在投影屏前,屏幕上滚动着从账册中提取的“灯奴”编号、失踪儿童dna比对结果,以及一段长达十七秒的录音——那是小舟在冰柜中被唤醒时的嘶喊,声音撕裂,带着哭腔与惊恐:“我不是编号!我叫陈小舟!妈妈……你还记得我吗?”
    录音戛然而止。
    会议室一片死寂。
    几名年轻警员低头避开视线,有人悄悄攥紧了笔,有人喉结上下滚动。
    董岚环视众人,目光如刀:“我们保护不了孩子,还要假装看不见多久?”
    没人回答。
    她猛地按下遥控器,画面切换为“往生七号”的船舶资料:注册地塞浦路斯,挂方便旗,过去五年进出十二个国家港口,每次靠岸后均有三至五名未成年“劳工”登船,无出入境记录。
    “海警已部署两艘巡逻舰待命,海关突击组进入一级响应。”她声音冷峻,“国际刑警协查通报已发,所有‘灯奴’编号纳入红色通缉名单。一旦登船,立即拦截。”
    她顿了顿,看向身旁的技术员:“联系宋昭,问他——许照山会不会在船上?”
    技术员刚接通视频,画面里却只有苏晚摇头:“他不会走。他会看着船启航,像送葬一样,亲手点燃最后一盏灯。”
    下午两点三十六分,港口监控室。
    冷气开得很足,宋昭却额角渗汗。
    他盯着主屏,画面中,七名“灯奴”被黑衣人押送登船,每人手腕戴着黑色电子环,步伐机械,眼神空洞。
    其中一人跌倒,立刻被拖起,无人呼救。
    他从怀中取出那只布偶熊——小舟唯一的私物,苏晚从冰柜夹层抢出时,熊眼纽扣已裂开一道细缝。
    宋昭深吸一口气,指尖缓缓触上纽扣。
    金色纹路自瞳孔蔓延,如蛛网绽开。
    【回溯启动】
    画面骤然切换——昏暗舱室,海浪声低沉如诵经。
    许照山坐在轮椅上,背对镜头,面朝大海。
    他左手轻敲扶手,节奏缓慢而精准:三短,两长,一停顿——正是账册中反复出现的“灯语”起始节拍。
    背景音里,有孩童齐声低语,念的不是经文,而是编号:“l07,b03,k12……”
    镜头一晃,映出墙上一面铜镜,镜中倒影显示,舱壁挂着一幅渔灯会古图,图中标注着全球十七个据点,红线如血管般连接各大港口。
    许照山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如砂砾摩擦:“明日启航,便是‘渡魂’终章。七号船出海,骨灰入海,魂归无门。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回溯结束。
    宋昭猛然睁眼,头痛如锤击,视线模糊了一瞬。
    他扶住桌沿,冷汗滑落。
    “他在等船启航那一刻,完成最后的‘渡魂’仪式。”他喃喃道,“不是逃跑……是献祭。”
    他拔掉监控主机的u盘,将数据加密后发往董岚终端,随即抓起外套冲出监控室。
    车轮碾过柏油路,卷起尘灰。
    他一路向北,驶向江城最古老的角落。
    四点十七分,天色渐暗,江风渐起。
    宋昭独自驾车停在一片荒芜江岸。
    前方,一座破败祠堂静立水边,门匾残存“渔灯故里”四字,漆皮剥落。
    祠堂外墙爬满藤蔓,地面前几日刚翻过土,新泥未干。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