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谢宁的治国之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谢宁的治国之道

    “内有权臣当道,结党营私,蒙蔽圣听。外有强敌环伺,虎视眈眈,觊觎我大好河山。”
    “而我治下的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官员鱼肉乡里,士兵骄横跋扈。我这个皇帝,当得很失败。”
    他说着,又狠狠地灌了一大口酒。
    脸上露出与他年龄不符的疲惫和无奈。
    谢宁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他知道,此刻的霁洪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一个可以让他发泄的垃圾桶。
    “我以为,我只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就能让我的国家变得富强,可我错了。”
    “这个国家,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我一个人拼尽全力地去修补,却发现,船上的窟窿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我甚至不知道,这艘船还能在风雨中支撑多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竟然带上了一丝哽咽。
    一个帝王,在深夜里,向一个乞丐,袒露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这画面,说出去,谁会信?
    可它,就这么真实地发生了。
    许久的沉默之后。
    谢宁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船要沉了,光靠修是没用的。”
    他看着霁洪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道。
    “你得把船上那些只会往下沉的石头,和只会蛀船的虫子,全都扔进海里喂王八。然后,换一批能帮你划桨的,能帮你查漏补缺的人上来。”
    “哪怕,这艘船最后只剩下一块木板。只要,你还在这块木板上,这艘船就还没到沉没的时候。”
    谢宁话音落下,霁洪的心,就像是被一块巨石狠狠砸中,瞬间掀起滔天巨浪。
    “把石头和虫子,都扔进海里?”
    霁洪喃喃自语,似是明白了什么。
    他倒是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想过问题。
    他身边的老师,那些太傅,丞相,他们教给他的是帝王心术,是权衡之道,是如何在各个世家大族,各个利益集团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他们告诉他,水至清则无鱼,有些事情,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告诉他,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轻易搅动,否则就会翻锅。
    可现在,这个小乞丐却告诉他,船都要沉了,你还在这里小心翼翼地怕翻锅?
    直接把锅砸了,把那些压舱的石头,蛀船的虫子,全都他娘的扔出去!
    “可是……谈何容易。”
    霁洪苦笑一声,将酒葫芦递了回去。
    “那些石头,盘根错节,早已和船身长在了一起。那些虫子,更是密密麻麻,遍布船身的每一个角落。”
    “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不等我把它们扔出去,这艘船,自己就先散架了。”
    这才是他最大的困境。
    燕国朝堂之上,以兵马大元帅戴宗为首的军方势力,和以丞相上官希为首的文官集团,就像是两块巨大的压舱石。
    他们互相制衡,也共同维持着这艘破船的稳定。
    一旦他动了其中任何一块,另一块就会立刻失去平衡,整艘船都会倾覆。
    “所以说,你这个皇帝,当得累啊。”
    谢宁接过酒葫芦,又灌了一口。
    “你总想着治国,治国,眼光太大了。一个国家,是由无数的人,无数的城池组成的,你不能只用国家这两个字,去概括所有的人,所有的城。这是一个由小见大的过程。”
    谢宁看着霁洪,眼神变得有些深邃。
    “就好比这云州城。你站得太高,在燕京发号施令。可你的命令,到了这云州城,还存不存在,都是个未知数。”
    “你是燕国的皇帝,可你又怎么知道,这云州城里,没有另一个土皇帝?”
    土皇帝这三个字,就像是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劈开了霁洪脑中积蓄已久的迷雾。
    他想起了白天在街上横冲直撞的那队士兵。
    想起了都尉李德才。
    想起了谢宁说的,李德才是云州守将萧远山的心腹。
    萧远山这个名字,霁洪当然知道。
    燕国北方重将,手握十万兵权,镇守云州多年,抵御大齐,劳苦功高。
    在朝中,他是元帅戴宗一派的得力干将。
    每年从云州送往燕京的奏折,都是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可他今天亲眼看到的云州,似乎并非如此。
    士兵骄横,视百姓如草芥。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那冰山之下,又隐藏着何等触目惊心的勾当?
    萧远山,就是谢宁口中那个,云州城的土皇帝!
    霁洪感觉自己的后背冒出了一层冷汗。
    “你的意思是……”霁洪的声音有些干涩,“从这些地方,一个个地查起?”
    “查?”谢宁嗤笑一声,“查有什么用?你派人来查,他们就用一本漂漂亮亮的假账本把你打发了。”
    “你就算查出了问题,官官相护,层层包庇,最后到了你面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