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逃荒:全家惨死后,女帝重生杀红眼 > 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千人,足矣

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千人,足矣

    “所以,京畿卫不可动。若要调兵,就需要从别处调集。”沈倾权不疾不徐。
    夏帝顿时心花怒放,此番话,完全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爱卿明察秋毫,思虑周全,朕心甚慰。那就依爱卿所言,京畿大军不动,其他兵力任卿调遣。爱卿尽管提,朕定满足你。”
    “多谢陛下,臣只需要巡防营的人即可。”
    “巡防营?可巡防营目前兵力目前只有五千,这如何能行?”夏帝拧眉。
    沈倾权淡淡一笑,“五千人,足矣。”
    一句话,让陆霆冶心中大惊!
    他不可思议望向女子,脸色有些难看。
    “爱卿说真的?确定只要五千?”
    “微臣可立军令状,若凭这五千人,无法击退倭寇,微臣任凭处置。”沈倾权神色无波。
    夏帝一听,顿时拍案而起,“好!爱卿有此雄心,朕定会全力支持!就依爱卿所言!”
    “多谢陛下。”
    “陛下!”
    陆霆冶还想再劝,可夏帝显然心意已决!无论他说什么都无法改变,最终还是被穆国公拉住。
    穆国公对他无声摇了摇头。
    确定了人选和兵力,之后就是粮草和辎重具体的运送时间与方式,三人在殿内待了许久,直到天亮才离开。
    沈倾权被单独留下,夏帝说了些安抚的话,无非是给她画饼,同时言语中也透着几分试探和警告。
    沈倾权心知,哪怕是五千人,带离帝都夏帝依旧不放心。
    从前,无论沈倾权如何做,至少人在帝都,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他能掌控。可人一旦离开帝都,哪怕是身为帝王,也鞭长莫及。
    沈倾权毕竟在京中时间太少,夏帝对她的信赖,是建立在可以把控的基础上,而非是现在这种迫不得已的境地。
    沈倾权毕恭毕敬,时不时表达忠心,这才让夏帝满意。
    最后说明日出发,他会亲自去为她送行。
    沈倾权行礼离去,等出了宫,发现陆霆冶竟未离开。那样子,显然是在等她。
    “明日沈某就要离京,今日还有很多事要忙,就不跟陆侯多聊,告辞。”
    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沈倾权翻身上马,在陆霆冶复杂的目光下离去。
    这时,穆国公走上来,“回吧。”
    “义父,陛下他怎能……?”陆霆冶声音沙哑,“五千人,这是让她去送死!”
    谁都知道,五千人如何能对抗得了倭寇的五万大军?纵使有边境战士在,可消息传回的途中至少已有七八日,前线战况不明,很有可能戍边将士已损伤惨重,这个情况去就是九死一生!
    可陛下依旧同意了!
    女子刚在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难道不足以让陛下三思么?
    “京中兵力匮乏,陛下这般,也是为大局着想。”穆国公叹息。
    “大局?难道不是想借此除掉沈卿?”
    “陆侯,慎言。”
    穆国公脸色骤变,陆霆冶神色紧绷,知道自己失态,可依旧无法止住心中泛起的冷意。
    不怪向来冷静沉稳的陆侯会失态,看到陛下如此凉薄,哪怕是他都觉得心寒,更遑论沈卿!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去我那吧。”穆国公左右环顾一圈,随即硬拉着陆霆冶离去。
    宫内。
    夏帝听着人汇报,得知女子出宫后,没有停留直接离去,遂让暗卫继续监视。
    夏帝本就多疑,之前信赖女子,无非是为了制衡高相。如今高相已除,此刻不立君威,更待何时?
    沈家毕竟不在京中,夏帝没办法牵制沈倾权,再加上过往之事,夏帝心中自然有所顾虑。更不可能派遣上万大军给她,以免养虎为患。
    帝王本就多疑,这世上除了自己和巍巍皇权,没有什么能让他真正信任的。在经历此次叛乱后,更是如此。
    谁敢说,沈倾权不是下一个高相?
    ……
    “……她立足幽州,手握上万沈家军,你觉得陛下会安心放任她继续坐大?给她五千人,也是在变相警告她,让其安分守己。中正门之乱,她的黑甲卫风头太过,区区八百人,就压的高相上万人无还手之力,还有她那些兵器……陛下焉能不心惊?”
    穆国公说着这些,陆霆冶始终沉默。
    马车一路行驶,径自朝着穆国公府而去。
    其实这些不用穆国公提点,陆霆冶也明白。只是这才多久?中正门之乱,不过半月,陛下就如此迫不及待么?
    “再者,你当真觉得,她无异心?”
    “义父……”
    穆国公摆手,目光锐利,“幽州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更是产粮大地,四通八达。她选择这样一个地方立足,若说没有异心,你信?她若没有异心,又怎会急着扩张兵力,短短半年,就拥有四万强兵?她手下那么多猛将,当真只是摆设?”
    “就算她有异心,我相信她也只是为了自保。义父,陛下多疑,当初沈家遭此灭顶之灾,其中艰险,外人又如何知晓?若还只是与从前那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