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诸夏纪 > 第十九章 岐山之上,有圣贤一脉

第十九章 岐山之上,有圣贤一脉

    “你是,打算将这东西献给商帝?”
    姬叔君看到姬季历拿出这块丝帛,忍不住轻吸一口气。
    姬季历点了点头:“考儿所创武道,对我诸夏邦国,都有大用。如今九州四方,遍是戎狄,东方九夷,南方三苗与荆蛮,西方羌戎,北方诸狄,西南还有巴蜀,我诸夏方国,岌岌可危。如今武道创出,交给大邑商,对诸夏好处极大。”
    “另外,以此武道奉上,我等也可以从大邑商之中求取一些帮助。最起码,可以请一些修行者,帮助我们对抗戎狄的图腾师。”
    姬叔君这才恍然大悟,这个想法倒是不错。这些桩功导引之术,她已经完全记下,就算没有记下,创始人就在旁边,想要传给姬周军士,轻而易举。
    而即便是大邑商,虽然巫祝势力庞大,有玄鸟一脉庇佑,还有一些炼气士帮持,但是它的对手也多,四方诸夷,几乎都与大邑商接壤。
    能够提高军士战力,那位雄才大略,不逊先祖的商帝,一定不会拒绝。
    姬考同样暗自感叹,此时的姬周,都还没有想过要与殷商为敌。否则的话,自己这位祖父,一定不会想着将武道也传到殷商去。
    当然,以此时姬周的实力,在西边诸多邦国之中,恐怕都轮不到中流,与大邑商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并且周人也感谢殷商的帮助,殷商但有所命,姬周马上听从而行。泰伯仲雍两位伯祖父,带领他们这两脉,分宗东去,很大原因就在这里。
    不然,他们也不会跑这么远。
    姬周本来就属于艰难时期,他们在旁边定居,对邦国自然更好一些。
    姬考很想知道,商周之战,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成这样的。
    “对了,我离去之后,考儿的安全,还希望三姐多多照看一下。”
    其他事情,姬季历不太担心,唯有姬考的安全问题,他始终放不下心。
    此时的姬考,对整个姬周来说,可比以前还要宝贵。
    而旁边巫庙之中的大宗伯,又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放心吧,我替考小子找了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大宗伯那个老家伙,肯定去都不敢去。”
    对于姬周的那位巫祝,姬叔君可是从来都不客气的。她从自己母亲那里知道,这位大宗伯,不少次与父亲交流,要将自己嫁出去。
    “什么地方?”
    姬季历疑惑不已。
    姬叔君淡淡吐出了两个字:“岐山。”
    听到这两个字,姬季历陡然一惊。
    岐山,正是他们姬周城邑,岐邑名称的来历。
    先公亶父,率领姬氏子弟,以及豳地百姓,从戎狄的包围之中,来到周原之上定居。而周原,就在岐山脚下。
    在周原已经定居近百年,对于不远之处的岐山,姬氏早就摸清楚了。
    当然,最早将情况摸清楚的,是大宗伯。
    岐山脚下,曾经有一人重病,花费重金,请大宗伯去看。大宗伯沟通鬼神,使巫医之法,却仍无法将此人治愈。
    于是,大宗伯便声称,此人将死于一月之内,这是天命。
    夏人崇命,传到后世,诸夏苗裔,多多少少都相信命数之说。而由大宗伯这种能沟通鬼神的巫祝说出口,无疑就是对此人判了死刑。
    可是,一月之后,此人还活得好好的。周原百姓闻之,皆以为奇,让大宗伯大失颜面。
    他询问那人,得知是岐山上面,有医者给他治病,将他治好了。
    当大宗伯得到消息之后,便心生怒意,直接杀到了岐山上面,要找那医者的麻烦。
    对巫祝来说,医者就是一种不敬神灵的异端。他们的存在,就是和巫医抢生意,动摇巫祝的地位。
    当时,去找麻烦的大宗伯,很快就回来了,一瘸一拐的回来了。
    姬亶大惊之下,连忙去岐山拜访,才知道那里曾是一位先贤的居所,也是他所传的一脉所在之地。
    这位先贤,名叫岐伯。
    居于岐山,故名岐伯。
    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而后恭请岐伯为师,是为天师岐伯。
    真正的医术,便是由岐伯黄帝两人为首,其他众人为辅,在炎帝神农氏的百草药性基础上,又依据伏羲易理研究人体,最终开辟而出。
    后人感念岐伯的首创之功,将其置于黄帝之前,称医术为“岐黄之术”,以彰其功,以示不忘。
    真要讲起来,巫医与医术,关系并不大,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脉络。因此,史皇仓颉造字,这两个“医”字,也有不同。
    两者之间,如果说有联系的话,那就是炎帝所尝百草了,同时传给了两脉。
    “三姐认识岐伯一脉的人?”
    这个时候,姬季历又有一些惊喜了,当初他的父亲姬亶去拜访岐伯一脉,却连正主都没有见到。
    偶尔有人下山治病,也是治完病就回去,不和他的父亲多聊。
    当然,他的父亲姬亶,碍于大宗伯的面子,也不便和岐山的人过多来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