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放入其中,然后对着天边佛陀虚影道:“然水漫金山,冤魂无数,弟子一生修佛,如今几成凶魔,愿以一身法力修为退去洪灾,以还人间太平。”
三藏西行,开创了佛门盛世。
可.这一世他,怎么敢拦住群妖的去路啊!
三藏法师初出大唐地界,今日是他值班看护,按照为唐长老量身定做的剧本,取经路上的第一难就是开胃小菜,这些小妖将他带来的随从吃掉,让唐长老见识到西天取经之艰难,就可以落幕杀青了。
“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
法海稍稍收敛了些心神,眼下被妖怪抓住了,同行的仆从已经做了山岭妖魔的盛宴,更加细皮嫩肉的三藏法师,却被留到了最后。
当然了,前九世的取经人都顺利的通过了这一关。
虽然三藏法师没有按照剧本一觉睡到群妖散场再醒来,但太白金星觉着这对于三藏法师未必就是坏事,便没有多做干预。
只是熊山君眼中透着许些迷惘,时不时往天上看看,心说:“星君,这跟您说的不一样啊,您快下来看看这是怎么了!”
“兀那秃驴,爷爷正巧没吃饱。”
很巧,不论是三藏法师,还是法海禅师,此二者皆是三界翘楚,法海本身便是以凡人之身,行罗汉神威,修行二十余年,便胜过千年大妖。
寅将军乃食人虎,张口便是恶臭血腥之气,一双利爪闪耀着寒光,直刺唐长老心窝。
自己的法杖经过历代金山寺高僧的佛法开光渲染,早已不是凡俗之物,但跟眼前的九环锡杖比起来,依旧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宛若云泥。
轰!
法海的元神彻底在人间消散,他的肉身也随风化作金粉,零落大江之中。
当真是稀奇,妖怪竟会把到嘴的食物视若无睹。
三藏法师虽是肉体凡胎,但其身藏之佛法深厚,却完全做不得假。
原本温润还带着几许怯懦的三藏法师,似乎换了一个人一样,一闪而逝的金光之中,还压抑着令人发憷的佛煞之气,让太白金星不禁感叹,不愧是金蝉子转世,十世轮回之后还有如此威势。
“站住。”
但有个前提,便是本身的资质与潜力,这决定了法力的上限。
蕴养法器这种事情,对于法海这种高僧来说那就是手到擒来甚至比他恢复法力还要容易许多。
与青白二蛇斗法,法海的法力几乎已经枯竭,此番他动用本源,元神出窍,将一生的佛法化为无上法力,金光普照,光撒人间。
不是他不给熊山君面子,实在是这和尚自寻死路。
他捏碎舍利前,对自己之前所作所为已经有所反思明悟,知自己行事过于乖张暴戾…可眼前一幕,还是让法海的目光愈发的“慈悲”。
法海看着天际那一轮熟悉而又陌生的圆月,目光渐渐转向了西方。
眼见得法海将得正果,却见其怒睁双目,直视世尊:“似吾这般永堕无间之辈,安能成佛?”
天边世尊佛影终于有了变化,似片刻错愕,随后佛吟天际:“阿弥陀佛。”
此刻群妖准备散场,他们就仿佛从没有见过自己一般。
法海散功之前,便是以此为基,将一身的佛法化为了治水法力.细细思量,这法力中蕴含着对三界众生的爱、对无辜丧命生灵的愧疚、对白素贞修成人的不解与嫉妒等等亦有本身对成佛的执念。
这一群“乡下”的妖怪根本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再加上三藏法师身上的神异之相转瞬即逝,他们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位大和尚,究竟是何等的存在。
雄壮凶恶的熊山君与双角嵯峨的特处士,一左一右站在寅将军两旁,三妖六眼看向三藏法师,山间顿时妖风呼啸,黑云弥漫。
三藏法师的名号他自然是知晓的,只可惜自己没有去过灵山,也没有见过这位法师。
成佛原是法海的夙愿,为此精修佛法,斩妖除魔.可谁知一念成魔,误入歧途。
隐匿于半空中的太白金星忽然听到“三藏法师”的一声呵斥,连忙从云头坐直了身体向下望过来。
而无数冤魂身上的罪孽黑气尽皆缠绕在法海的神魂之上,晦明不定。
特处士摸出两把尖刀,这是他牛角脱落之后炼化的妖器,跃跃欲试。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之后,法海提起了手中的九环锡杖
ps:新书上路,求追读~追读决定一本书的生死,养书容易把书养死啊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