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差医术就差,要我说这铺子就该早点关了。”
  “依我看也不能全怪他,他父母早亡,从小就没人教育,这才走上了歪路。”
  一群人磕着瓜子,嚼着舌根,看似一个比一个圣人,实际一个比一个狠毒。
  这唠嗑的闲妇有进有出,没多久有关袁望的闲言闲语就在这寿霖城传开了。
  要说在古代最快的传播工具,这些闲妇的嘴是当仁不让的。
  见有人往袁望的铺子里走,也甭管认识不认识,就有好事的闲妇上前,抓住那人的衣袖,一脸正气的问道:“您是要去这铺子里抓药呐?”
  那人便茫然回道:“是啊。”
  “哎呀,看来你还不知道这铺子的事啊!”
  那人便会疑惑的问道:“这铺子怎么啦?”
  于是闲妇便把这人带到铺子对面的闲人堆里,众人又七嘴八舌、添油加醋,把袁望欺辱安婶的事给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
  这一说可不打紧,一桩好生意又给搅黄了。
  整整三天,袁望一笔生意也没做到。
  有道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苦难专寻苦命人。
  就在这事发生的第四天,袁望唯一的亲人,他奶奶过世了。
  有人便说,这是袁望干的坏事,克死了自己的奶奶。
  也有人领着小孩,专门带到袁望的铺子前,教育孩子不能做坏事,否则就会像这铺子的主人一样遭报应。
  这成了压死袁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天晚上,毫无生活希望的袁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灯熄马停步。
  林易终于知道这“冤”字从何而来了。
  打一开始,袁望就被冤枉了。
  是那些自以为高尚的闲汉闲妇,用歪嘴曲说,把一个老实本分的行医人逼上了绝路。
  万丈深渊终有底,五寸人心不可测。
  在袁望的铺子口,那些围观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看热闹的心态,肆无忌惮地宣泄着自己的戾气。
  这些人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却用凡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任何事、说任何话根本就不顾后果。
  袁望肯定是犯了错才被惩罚,这是一种成见。
  可以说袁望的死,这些人都逃不了干系,都有责任。
  压倒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
  “林兄弟,你掏出马灯,看了半天绳子,又在这长吁短叹,到底是何缘故?”
  林易刚准备开口,却突然听到前堂传来了轻微的声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