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 > 123:位卑末敢忘忧国,在外面还是要给女帝陛下面子

123:位卑末敢忘忧国,在外面还是要给女帝陛下面子

    “吴公公,您当真配得上诗圣之称!”
    武常安毫不吝啬夸奖。
    此时宫女也接过记录诗词的草纸,上递给周仁帝。
    周仁帝怀疑好奇的心,看向草纸。
    上面共有两首诗。
    第一首。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寥寥数字,却让周仁帝心中微颤。
    尤其是那一句,位卑末敢忘忧国!
    这句就仿佛体现出了吴忠贤此时此刻的身份地位,以及他的忠心。
    吴忠贤的身份,放在这场举国之战里,的确是地位渺小。
    纵然他是二品大内总管,但终究是太监!没有实权,也没有资格去商议国事。
    但即便是地位低下,他仍旧有一颗爱国之心!
    这首诗,让女帝陛下心神恍惚。
    或许女帝陛下愿意利用吴忠贤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这般有骨气,才华横溢之人吧。
    女帝陛下思绪间,看向第二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看完这首诗,女帝陛下都情不自禁的抬起了螓首,望向吴忠贤。
    他究竟是如何做出这般有意境的诗句?
    难怪父皇舍不得杀他。
    难怪父皇会为自己留着他。
    这首诗,写了国家战败后,是何等凄惨景象的景象。
    用在此时此刻,在大周面临绝境的环境下,简直就是天绝!
    尤其是让武常安大将军看完后,更是可以明白此次联合的重要性!
    若是不联合,或许未来景象,便是这首诗中的场景。
    城破家亡,民不聊生。
    “好!好!不愧是吴爱臣!!”
    女帝陛下一连两个好,出声大赞。
    吴忠贤这两首诗写的是真好。
    尤其是其含义,太过有意境。
    “谢陛下。”
    吴忠贤微微拱手回礼。
    作为臣子,皇帝夸你,肯定要回应。
    虽然女帝陛下在龙榻上被折腾的不行,但下了龙榻,依旧是皇帝!依旧是高高在上的!
    不能不敬。
    尤其是有外人在的时候。
    “吴公公,武某敬您一杯!”
    武常安端起酒杯,当下一饮而尽。
    吴忠贤端着酒杯礼貌回礼。
    武常安当即笑着感叹道:“大周有吴公公这般爱国的读书人,当真是一大幸事啊!”
    “武将军谬赞了。”
    吴忠贤谦虚道。
    “不不不!武某不觉得这是谬赞,武某当真佩服吴公公!”
    武常安毫不吝啬夸奖,他更是出自内心的羡慕。
    若是他们大魏的读书人能有这般赤胆忠心,能有这般才学,又何至于内部会分为两个派系?
    就是可惜了,吴忠贤是个太监。
    若是一位丞相,亦或者高官,那么大周说不定会更有希望。
    一位名扬神州的大将军,对着大周的一位太监如此评价。
    若是传出去,真能让天下人惊了。
    武常安却是丝毫没有掉份的感觉,反而接着说道:“吴公公这第一首诗的第一句,第二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写出了我们诸多国家面临的现实。现实就是,许多人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吴忠贤微微点头,这武大将军果然是有些才华之人,并非莽夫,能够将诗看的如此透彻。
    武常安接着道:“三四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是武某最喜欢的两句!亦是武某认为的全篇的主旨所在。”
    “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让武某看到了吴公公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
    “大周有吴公公这般忠臣,实乃天大幸事啊!!”
    武常安这话,亦是天大夸奖。
    用上天大两字,也是古代人最高的评价了。
    因为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天最高。
    但女帝陛下听完后,却并不觉得过分。
    能写出如此诗句,绝对是心怀家国!
    吴忠贤,心怀家国才能作出这般爱国之诗!!
    这操作忠臣,当配得上名誉,配得上夸赞。
    皇后娘娘在内屋听的也是双眼一亮。
    “位卑末敢忘忧国……”
    “吴忠贤,你当真不愧是本宫喜欢的男人。”
    皇后娘娘喃喃着,嘴角的笑意越发深。
    骄傲的笑!
    没错,那是他男人写的诗!
    她可以骄傲!!
    皇后娘娘想着,今晚一定要去找吴忠贤。
    她已经有些快要忍不住了。
    武常安豪迈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