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343章 京师来信

第343章 京师来信

忧心的不是粮食,而是御寒的衣物,气候若再持续恶劣,可是会冻死人的,尤其是北方。”
    李青微微颔首:“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待这次与草原部落的摩擦结束后,该考虑西域问题了。”
    李雪儿奇怪道:“这有关系吗?”
    “棉花啊。”朱厚照笑着说。
    李雪儿怔了怔,恍然点头,“这倒是……不过以大明的人口,西域也万难支撑得起需求。”
    “是不够,可也能满足相当一部分百姓的需求了。”李青哈了口气,道,“这么大的国家,想一步解决难题,无异于痴人说梦。一步一步来吧,漠北有皮草,西域有棉花,再加上大明有钱、有商品还能与海外诸国做交易,再不行……只能抢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一直是李青的宗旨。
    存续之际,哪里还顾得上道德与否?
    只是,眼下还远没到那一步而已。
    非是李青仁慈,而是过早贯彻强盗逻辑,会使得信用崩塌,从而导致工商业的遭受灭顶之灾,如此那般,情况只会更糟糕。
    李雪儿惋惜道:“可惜咱们在海外的地产,不适合种植棉花。”
    “粮食也是重中之重,一样的。”李青笑了笑,接着,转头瞧向一处。
    李雪儿、朱厚照循着目光看去,只见极远处一骑在雪地疾驰,正冲自己一行三人而来。
    “这是谁啊?”
    李雪儿、朱厚照瞧不清楚。
    李青仔细瞧了瞧,道:“当是李家的下人。”
    闻言,二人更是狐疑。
    李青想到了什么,道:“许是京师传来消息了,我们走吧。”
    一行三人骑上马,往回赶,不多时便与那骑马赶来之人相汇。
    小厮翻身下马,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道,“小姐,这是老爷让小的交给您的。”
    李雪儿接过瞅了一眼,信件封面只有一个‘急’字,还以火漆封口。
    李雪儿不急着拆开,只是道:“我马上回去。”
    待小厮驾马返回,她将信递给李青,朱厚照也凑上前,满满的求知欲。
    李青拆开信封,取出厚厚一沓信纸,是黄锦的字迹。
    皇帝调将、京营演武、双方交涉、朝堂舆情、群臣态度……
    事无巨细。
    李青看罢,将信收起,对李雪儿道:“送信的人当还没走,回去你让他去趟小院儿。”
    李雪儿点点头。
    朱厚照一脸兴奋,“这是又要打仗了啊!”
    李青横了他一眼,呵呵道:“关你屁事!”
    “……”
    朱厚照挠挠头,“你要去不?”
    “还未真正定下,我现在去干嘛?”李青白眼道,“等下看看送信人怎么说。”
    朱厚照不舍错过第一手资料,腆着脸跟李青一起回了小院儿。
    然后……被李青打发去东厨烧水泡茶。
    客堂,二人一边品茶,一边等人。
    李青拿着一张信纸,反复看个没完。
    朱厚照好奇,凑上前去瞧,却见李青只是盯着一个名字发呆。
    “这个戚继光你认识?”
    “认识。”李青吁了口气,点点头,“很久很久以前,就认识了。”
    朱厚照呆了呆,随即明悟,惊喜道:“这么说来,这可是个大人物啦?”
    “很大的人物。”李青放下信纸,吁了口气道,“不过,我好像……在无意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抗倭英雄戚继光,小学课本里就有,论知名度,可比于谦、蓝玉,乃至时下风头最盛的王守仁都有名。
    大明武将英雄人物之中,戚继光的功绩不是最大的,可在后世的知名度,却无人能出其右。
    课本中,影视中,都有这位的身影。
    李青哪能不认识。
    哪怕丝毫不了解大明的人,也都知道戚继光。
    只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抗倭英雄,却因李青这个变数,导致没了抗倭的客观条件。
    李青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惋惜。
    感慨间,
    李雪儿带着一太监走进来。
    “这位便是李青。”李雪儿介绍道,“黄公公当与你说过吧?”
    “如,如雷贯耳。”冯保咽了咽唾沫,深深一礼,“奴婢见过永青侯!”
    李青‘嗯’了声,指了指边上的椅子,“坐吧。”
    “哎,是。”冯保瞅了朱厚照一眼,虽有疑惑,却也不敢问,规规矩矩,本本分分。
    李青:“这次舆情,兵部、户部是何反应?”
    “回侯爷,兵部、户部有些排斥,却也无激烈反对,徐阶时任内阁大学士,在他的周旋之下,朝廷出兵教训关外蛮子,已是板上钉钉。”冯保小心翼翼的说。
    李青沉吟了下,问:“这么说,此事已然彻底公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