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白蛇问道 > 第187章 劫富济贫

第187章 劫富济贫

    离开皇宫之后,许仙来到左相府。
    琼楼玉宇的出现,并不是为了一次性交易,而是为了以此为突破口,收割大楚富人的财富,减轻穷人的负担,以此达到劫富济贫的目的。
    要让这种劫富不是一次性的,变成可持续性的,就需要相应政策的支持,就需要用到诸葛半山的变法了。
    许仙对自己的定位是商人,相关政令的颁布,就需要主持变法的左相诸葛半山了。
    许仙的变法理念和诸葛半山的差不多,都是减轻穷人的负担,向富人要钱,以实现劫富济贫的目的。
    诸葛半山的变法是直接损害富人的利益,而富人却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富人是既得利益阶层,他们有钱有权,当年的神龙变法,就连太后都站出来反对,形势所迫,诸葛半山只有黯然隐退。
    诸葛半山这次能上位,因为征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呼声比较高,而楚徽宗又没钱征辽,如果通过增加穷苦百姓的负担筹集军费军粮,又怕方腊起义的历史重演,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起用诸葛半山。
    征辽过后,不管成败,那些因为变法受损的既得利益阶层肯定会站出来反对变法,反对诸葛半山,群情汹涌之下,楚徽宗肯定会停止变法。
    诸葛半山的变法之路其实走不通。
    但是,有了琼楼玉宇之后,将琼楼玉宇当作一种商品实施劫富济贫,本着自愿的原则,反对的声音肯定少了。
    听了许仙的设想之后,诸葛半山豁然开朗,终于看到了变法成功的希望。
    三天之后,诸葛半山、许仙、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还有获得琼楼玉宇销售权的十二位富商齐聚皇宫。
    诸葛半山首先是提出在开封、杭州、南京、扬州、燕京、太原、广州、江陵、潭州等九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
    经济特区的试点先是限于九个城市的未来城,成立商会,从商会中选出一个会长,三至九个副会长。
    由会长掌控丹书铁券。
    为了方便变法的执行,不让经济特区受到地方上政策的制约,由楚徽宗下旨,直接将经济特区从各自城市中独立出来。
    地方政府没权对经济特区指手画脚,九个经济特区直接由楚徽宗管理,兴楚盟负责监督。
    诸葛半山提出豪宅税和购买琼楼玉宇的准入门槛。
    出售的琼楼玉宇分为别墅、大平层,普通住宅,想要购买这三种琼楼玉宇,必须要先提供资产证明。
    提供资产证明还需要区分身份。
    资产以农业为主的大地主需要拥有的良田数量达到某种级别,才可以购买相应的琼楼玉宇。
    大地主购买琼楼玉宇,先要交百分之十的房产税,每年需要交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豪宅税。
    大楚的佃农收成的三成需要交给大地主,购买琼楼玉宇的大地主只能收佃农两成的租。
    每位购买琼楼玉宇的大地主,至少需要种植十亩良种水稻。
    当大地主们发现良种水稻产量是普通水稻的十倍之后,自然会将所有田地都改种良种水稻。
    待良种水稻被大家接受后,只需要在未来城销售良种水稻的种子,再通过商人将之推广开去,自然会在整个大楚普及开来,粮食问题也就解决了。
    商人购买琼楼玉宇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商铺、住宅、金银等资产证明。
    商人购买琼楼玉宇,先要交百分之十的房产税,每年需要交一定数量的金银作为豪宅税。
    购买琼楼玉宇的商人出租的商铺、住宅等产业减租三成。
    至于官员,官员无权购买琼楼玉宇,因为,凭他们的俸?根本就不可能买得起琼楼玉宇。
    作为官员的福利,许仙让楚徽宗在皇宫旁边划出一块地来,用来作为官员们的福利房,也就是许仙承诺送给楚徽宗的第二栋琼楼玉宇。
    不只是一栋,而是一个建筑群,一共九栋别墅,三栋高层,至于怎么分配,就由楚徽宗自己决定了。
    官员们虽然不能自己购买琼楼玉宇,却可以让家人或亲戚以商人或大地主的身份购买,只要能提供资产证明,达到准入门槛,都能购买。
    接下来,诸葛半山又提出未来城的商业住宅、大型商场、以及全息影城的一些征税方案。
    大楚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九千万贯,也就是九千万两白银。
    九个经济特区正常运转之后,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将超过九千万贯。
    诸葛半山的其它变法也做了相应改变,一切以发展经济为前提,尽量减轻穷苦百姓们的负担,坚持政商分离的原则。
    政商分离,就是不让地方政府干涉经商环境,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将商业从地方上分离出来,由楚徽宗的商业部直接管理,距离不是问题,因为有兴楚盟的存在,到时让商业部购买一个飞碟就更方便了。
    农业依靠良种水稻的推广解决温饱问题。
    商业由九个未来城作为经济特区,以此为示范城市,借助先进的理念,趁机在整个大楚推广开来。
    接下来是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