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朝堂上的大臣们来说,红绫信使的战报已经假到什么程度?
已经假到他们都不敢开口质疑的程度!
这是大夏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敢上报这么假的战报。
若是红绫信使带来的战报说杀敌上万,大败蛮族,现在朝堂上右相赵文翰一派的大臣恐怕都已经开始纷纷弹劾林修明,说他谎报军功。
但要说北王斩杀了二十万蛮族……
朝廷的军队里面是有监军的,监军一般都是夏皇身边信任的太监。
也就是说,朝廷的七万大军甚至都没有发挥作用???
连助阵的作用都没有发挥出来???
开什么玩笑!
北郡那点儿士兵能够打败蛮族三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声音,大臣们心里咯噔一下。
他们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说什么。
他们甚至都不敢说话。
而夏皇等什么?
他等的是另外一封战报。
林修明的战报太骇人了,以至于夏皇都怀疑这是真的。
通常情况下,影卫不会出现在朝堂上,只会等下朝了以后再向夏皇单独汇报情报。
夏皇毫不犹豫的拿起战报,认真的看了起来。
过了不知道多久,大殿外面终于有一个声音打破了宁静。
见夏皇的脸色如此难看,右相赵文翰终于站不住了,他试探性的问道:“陛下,不知第二封战报里面说了什么?”
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们宁愿相信夏太祖从皇陵里面爬出来了,也不相信北王有这能力!!!
很快监军派的红绫信使就来到大殿中,他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北郡大捷!北王率领北郡士兵,英勇奋战!杀敌无数!扬我大夏国威!!!”
即便这个战报是虚假的,他也要认真的看一下,他倒要看看林修明在搞什么。
搞笑呢!
这战报怎么不说是夏太祖从皇陵爬出来了,砍了二十万的蛮族大军?
一时间,朝堂上的大臣都懵了。
此时大臣们又纷纷抬头,看着夏皇的脸,想要看看他待会儿有多么愤怒。
这么假的战报,根本没有人相信,夏皇也不可能相信。
若是林修明说砍了几万蛮族士兵,其他蛮族士兵落荒而逃,他或许还会认为林修明在夸大军功。
此时朝堂上已经有人开始幸灾乐祸起来,本来他们还在想办法扳倒林高远,没想到林高远的儿子这么快就犯错误了。
天呐!!!居然是真的!!!
他最不看好的儿子,现在居然成了他最大的威胁?
夏皇看完影卫的情报后,感觉整个人都不舒服了。
这怎么可能?
与此同时。
“臣于十二月七日率领七万大军赶到雁城之时,战争已经结束,北王英勇奋战,率领北郡数万士兵一夜之间斩杀蛮族二十万,俘虏蛮族十余万,万宁河谷外蛮族尸横遍野,蛮族的鲜血染红了整条万宁河,据臣了解,蛮族天狼王在进攻雁城之时被北王一箭射死,三日后北王会派人将天狼王的头颅送到京城。”
他们在等夏皇开口说如何处理这件事。
你要说夏太祖从皇陵里面爬出来了,恐怕还会有人觉得这战报是真的。
太监立刻又从影卫的手中接过影卫的情报,然后递给了夏皇。
说不定林修明还真就谎报了蛮族士兵的死亡人数!
况且林修明说他们还没有到雁城战争就结束了,就北王那点儿士兵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大捷,撑死杀死几千蛮族士兵就不错了。
一般来说,第一封战报是前线将军发出的,第二封则是监军发出的,监军和将军虽然都在前线,但是他们双方是不共面的。
听到赵文翰的声音后,夏皇这才回过神来,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脸上的表情再次变得冰冷。
他们都只是低着头,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
不仅林高远保不了林修明,反而林高远一家都要被林修明牵扯。
监军代表的是皇帝的眼睛,虽然偶尔也会出现监军和将军勾结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在大夏并不多见,因为身为监军的太监很清楚夏皇身边的影卫有多么强大,大部分监军都不敢和前线将军勾结。
当太监念完战报后,朝堂上的大臣们瞬间傻眼了。
至于斩杀二十万蛮族,俘虏十万蛮族士兵的事情自然也是真的。
毕竟林修明到了北郡,是要接受北王统领的,等林修明回来后,林修明完全可以说他的战报都是北王逼迫他发的。
夏皇突然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北王那个废物要是有这能力,现在恐怕都已经是太子了,根本不会出现在北郡,而是在朝堂之上,并且还是站在所有的官员最前面。
他们先前听红绫信使说北王带领北郡士兵斩杀蛮族二十万,还以为这里的“北郡士兵”是指北王统领朝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