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皇扫视了一眼众人,见似乎没有人再说话,他便开口说道:“太子一事,涉及国本,需从长计议,今日暂不讨论此事。”
听到夏皇这话后,赵文翰也没有继续说什么,他本来就是说说而已,再说了他也不可能支持北王。
朝廷官员就没有几个人会支持北王的。
一般的皇子,哪怕是不参与夺嫡的皇子,也有可能都和大臣们之间有些许往来,而北王是一个怪胎,他和任何大臣都没有往来,这谁要支持他。
除了楚家可能会动心之外,其他皇子的基本盘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北王是被自己分封到北郡的,可以说北王能够取得今日的战功,离不开夏皇本人。
司徒策问道:“难道陛下认为九皇子殿下和其他王朝有勾结,这些重骑兵来自其他王朝?”
与此同时。
北王一旦拥有了拓疆令,那北王很可能就会为了扩大领土而向外发动战争。
随后说道:“拟旨,北王斩杀蛮族二十万,俘虏蛮族十余万,并在战场上射杀蛮族天狼王,立下大功,特奖励白银二百万两,布帛二十万匹,拓疆令一枚。”
“北王率领北郡士兵斩杀蛮族二十万,俘虏蛮族十万人!!!”
在听到林高远的提议后,夏皇却并没有立刻否定这个提议,因为他发现这个提议似乎有点儿作用。
司徒策的意思是假装北王是他扶持的,反正其他人也不知道北王的重骑兵是怎么来的。
夏皇背着手,看着眼前的荷花池,沉思了良久。
结果……
真的假的?
他要是往南,那就不是扩张领土,而是造反了。
这时候,司徒策说道:“陛下,臣认为这对于您来说,很可能是一件好事。”
夏皇这时候问道:“国师认为朕可以借助小九的重骑兵迷惑各大世家?”
一旦北王拥有了拓疆令,并且开拓了疆土,他肯定不会把手上的土地上交朝廷,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北王不是废物皇子吗?
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皇子,能取得这样的战功?
夏皇来到司徒策所在的亭子后,开口问道:“国师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
北方是蛮族的领地,这样一来,北王和蛮族的战争就还会继续。
司徒策已经料到夏皇会这么说,于是立刻说道:“是,陛下。”
所以夏皇很可能一开始就知道真正的北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北王一直都在藏拙,他将北王安排在北郡,很可能是有什么重要的任务。
要知道北王杀的可是蛮族!
和大夏的老百姓有血海深仇的蛮族。
林高远没有理会赵文翰,他继续说道:“臣认为拓疆令能够作为北王此次功劳的赏赐!”
士兵骑着马,朝着皇宫的方向一边跑,一边喊。
不过……
就算今后他们夺得了皇位,北郡这么强大军事实力,也同样很可能将他们给赶下台。
听到这话,夏皇冷冷的说道:“国师,你这是在嘲讽朕吗?”
最终夏皇还是把这个问题丢给了大臣们。
虽然有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各国的探子还是迅速将他们打听到的关于北王的情报传回了他们各自的国都。
但是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资源来看,北郡都不足以打造五万重骑兵。
首先就是北郡的五万重骑兵!
只有当大夏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北王在北郡斩杀了二十万蛮族,朝廷才不敢对他做什么。
这个功劳实在太大了,似乎只有太子之位才能够媲美这个功劳,其他的赏赐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一个公认的废物,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居然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若是用一个拓疆令换了一个太子之位,那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反正北方也是蛮族的地界,北王要扩张领土也只能够向北。
“北郡是什么样子,国师应该不会不知道,他才去北郡多久,怎么可能打造五万重骑兵?”
听到夏皇的问题后,朝堂上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什么都不赏赐,大夏老百姓们要是知道了可不会答应,而且这也说不过去。
北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连夏皇一时半会儿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赏赐他,太子之位肯定是不行的。
这对于大夏来说,即削弱了北郡的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蛮族南下给大夏带来的威胁。
听到这话,赵文翰立刻呛声说道:“林相,你这不是在说废话吗,陛下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奖励,不是听你在这里说车咕噜话。”
北郡的五万重骑兵的确可以稍微利用一下,不过利用完后,应该怎么解决又是一件麻烦事。
司徒策说道:“知道了。”
与此同时。
如今九皇子取得了这么大的战功,甚至已经到了功高盖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