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千里……”
楚牧归刀入鞘,伫立原地,脑海之中,刚才那几次挥刀,亦是随之浮现而出。
第一刀是微乎其微的波动。
第二,三,四刀同样也是微乎其微的间距。
楚牧看了一眼院外似又纷飞的雪花,原本想去镇上逛一下的心思也淡了不少。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这大楚,怕不是代代长寿圣君,简直比童话还要童话。
看遍史书,这大楚近七百年国祚,可谓是一片和谐,满是天下安定,君臣和谐之景。
思索只是片刻,楚牧便将念头压下,如此之进步,他已很是满足。
“哪来的野狗?”
皇位权利传承没有丝毫波动,政策改革也不见踪迹,青史常见的权臣也未曾出现,贵胄篡位造反之事更是不见踪迹。
偶尔几次民乱起义,也都是如蝼蚁撼树一般,刚起势,便被雷霆镇压。
“想不通啊……”
抬头望了一眼雾蒙蒙的天穹,楚牧紧了紧衣裳,步子迈开,便朝房间里走去。
矿为国有,管制苛严,这个规矩,也是随大楚立国之后才定下。
七百年国运,国泰民安,十二位帝王,平均在位时间近六十年……
楚牧摇了摇头,来此世之后,尽管接触的事情不多,但让他想不通的事,却是越来越多。
“刚好养只狗看家护院。”
史册所述,大楚七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运绵延。
“给你弄点吃的。”
拍了拍狗崽子身上的雪花,随即一把将狗崽子提起,楚牧便快步走进了房中,房中炉火闪烁,热气翻涌,这瑟瑟发抖的狗崽子,似也舒适了不少。
若说之前读书只是为了识字,但经近一个月的入学,楚牧的想法倒也慢慢转变不少。
狗崽子缩成一团,安安静静的趴在楚牧脚跟前,不时动弹两下,倒也显得可爱得紧。
书中记载,至今为止,大楚已经立国六百九十三年,历经十二帝,而当下在位的,则是大楚第十二代帝王,年号靖武,今岁则是靖武第二十八年。
大楚立国近七百年,有记载于这史册上的战事,除了开国的战事,似乎就只有与蛮人的战争。
楚牧看向院子墙角,一只狗崽子蜷缩一团,不时发出呜呜叫声。
一个王朝,一个天下,一套规矩,延续近七百年,本就是有些天荒夜谈的感觉。
就楚牧入职巡检所的一个多月,这还是第一次休息,这次能休息,还是因为巡检所扩编完成,再加上县城调来的一个百户到位了,才有了这一天的休息时间。
楚牧嘿嘿一笑,走进厨房,拿起一个蒸热的馒头塞进嘴中,又将剩菜剩饭热了一下,倒进一饭碗之中,便端到了狗崽子面前。
走到碳火边坐下,随手拿起书册,慢慢品读起来。
而蛮人,也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外敌,按史册上所述,大概就相当于前世历史上华夏文明的那些本土异族,居于深山恶水,文化习俗皆于楚民截然不同。
其中主要讲的便是这大楚朝的历史,这也是楚牧在识字未曾完全的情况下,还买来此书读的最重要原因。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只不过,大楚立国近七百年,所谓蛮人,也大都成为了历史。
但楚牧缺敏锐感觉到,就是这微乎其微,要想彻底磨灭,估计会很难很难。
似乎挺正常,但显然,正常,才是最大的不正常。
且,按史册所述,这天下,也非大楚君临四方,周边还有多国存在,其国力疆域,也并不比大楚逊色,但四百多年来,大楚与周边诸国,竟一直和谐相处,连战事都未曾发生。
楚牧虽不太懂史,但前世数千年的分分合合,早就清晰说明了一个至理,从来就没有什么长久之计,再好的政策制度,再昌盛的国运,也总会随着时间消磨而变化。
可将这本史册翻了个遍,除了开国皇帝临朝时风云变化,人头滚滚,像楚牧所疑惑的纸钞之事,就是大楚开国皇帝所立下。
“难得啊……”
看这狗崽子冻得瑟瑟发抖的模样,估计是被谁遗弃,或者走丢了也不一定。
前世数千年历史,多少王侯将相,英雄人物,三四百年国运,都是寥寥无几。
毕竟,又有什么能比一本史书,能更好的让他认知这个时代。
他还是不要想太多为好。
这正常嘛?
而之后十一帝,竟如满篇流水账一般,可谓是平淡至极。
现如今他所读的,则是他前些日子专门到书铺买的一本史册。
狗崽子怯生生的看了楚牧一眼,又四处张望了一下,才探头在碗中吧唧吧唧的吃了起来。
楚牧摇了摇头,随手将衣甲挂回墙上,正欲出门时,似是察觉到了什么,步子却是突然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