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京极家的野望 > 第141章 改元,京都评定,天下大名齐聚!

第141章 改元,京都评定,天下大名齐聚!

    天文二十六年,九月十七日。
    后奈良天蝗驾崩,终年60岁,算是高寿了。
    历史上后奈良天蝗是弘治三年死的,不过因为京极家的缘故,天蝗这几年日子过得不错,所以就没有改元,延用了天文的年号。
    自消息传播开来之后,各地的大名也陆续收到了京极高政的命令。
    离得近的大名纷纷动身,像美浓的土岐氏、尾张的织田氏等第二天便到了京都。
    美浓土岐氏当主土岐赖纯于上月病故,由京极高政和深芳野之子土岐政赖继承了美浓土岐氏家名。
    京极高景也从出云返回,坐镇伏见城。
    在京极高政的授意下,京极高广和京极高吉兄弟俩负责操办具体的葬礼,京极高政则在京都统筹全局。
    九月二十三日,四国大名到达京都。
    二十五日,九州大友、龙造寺、相良、伊东、肝付、岛津、秋月等大名也先后抵达京都。
    十月三日,关东大名在上杉政虎的带领下也一同进入京都。
    十月二十三日,最远的南部氏当主南部晴政也终于抵达,此时距离天蝗驾崩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
    这一个月自然也没有闲着,此前天皇的陵寝只修了一半,京极高政大手一挥征集了俩万民夫总算抢工完毕。
    南部晴政到的时候,天蝗已经下葬了。
    天气太热,不下葬的话尸体肯定会发臭的。
    而且南部晴政这些奥羽地区的大名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来了就行。
    后奈良天蝗的葬礼仓促结束,虽然不算盛大,但是也已经算是近百年最“入土为安”的天蝗了。
    不过新皇的继位大典倒是异常的隆重。
    新继位的天蝗是后奈良的长子方仁,即正亲町天皇,此时已经是四十岁的“高龄”了。
    京极家为他举行了如此隆重的继位大典,让正亲町天皇非常感动,握着京极高政的手涕泗横流。
    京极高政亲自主持了继位大典,朝廷的公卿站在左边,幕府的大名则都站在右边。
    高台上的京极高政身着正一位朝服仿佛太阳般耀眼夺目,坐在下面的大名们虽然热得不行,但是各个都站直身体不敢有丝毫异动。
    大典总共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仪式结束之后,由京极家负责提供饭食。
    公卿们在皇宫用饭,而大名们则被安置在京都的京极馆中。
    不少偏远地区的大名甚至是第一次上洛,看着金碧辉煌气势不凡的京极馆,再一想自己的狗窝,心里满是艳羡。
    这次上洛的大名一共五十多位,从九州最南端的岛津家到本州岛最北的南部氏(虾夷的蛎崎氏没来),所领超过十万石的全都来了。
    京极馆的主殿内,黑压压的全是人头。
    足利义真也被叫了过来,就坐在主殿的正中央。
    众人一番交头接耳,对于接下来京极高政召开的幕府评定,不少人心中已经有所猜测。
    很快,在众人望眼欲穿的时候,京极高政迈着沉稳的步子进入了殿中。
    所到之处,大名们纷纷行礼,口呼“太政公”。
    而等京极高政走到足利义真身前的时候,足利义真居然挪动屁股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京极高政,自己则坐到了一旁京极高政的位置上。
    京极高政撇了足利义真一眼,然后也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了下来。
    堂下众人见此情形,震惊者有,疑惑者有,不安者有,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反对和质疑。
    “诸位。”
    京极高政一出声,殿内顿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谓辞旧迎新,今日是永禄元年元日,在座的都是幕府的肱骨之臣。”
    “今日齐聚于此,主要是与诸位商议,幕府接下来的政策。”
    殿中,京极高政和足利义真一左一右坐在主位上,下面则分坐五列。
    最前面的五人分别是上杉政虎、伊达晴宗、大友宗麟、细川真之、斯波政信。
    五人之后则是一条兼定、最上义守、北畠元亲、畠山政国、土岐政赖。
    在之后则是武田信雄、赤松晴政、山名佑丰、一色义幸、毛利隆元。
    后面的则是关东、九州等地的大名,基本上座次是按照京极家的臣从体系来分布的。
    越靠前的越是心腹,反之越靠后的便越边缘化。
    织田信长的位子在第八排,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看着身前几十个人头,织田信长心中也都有不甘。
    由于离得远,实际上京极高政在前面说什么,织田信长也只是听到个大概。
    依稀是什么“总无事令”“检地”“刀狩”之类的,算是强调了一番此前已经颁布的政策。
    织田信长听的连打了几个哈欠,稍微一撇头,发现身旁一人也昏昏欲睡。
    “这不是井伊信浓守殿,你怎么坐在这里?”井伊直盛坐在织田信长的左前方,位置已经相当靠后了。
    井伊直盛略微转过头,然后小声的说道“在下只是守护代(京极家守护代只是管理一国的代官,除个别家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