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06章 长征十号

第106章 长征十号

    第106章长征十号
    一众专家也是老人精,明白这是真的一场硬仗,不得不打了。
    但是现在规划三年时间实现登月,麻烦可不少呢。
    佘院士沉默了很久,然后抓着笔缓缓开口:
    “最大的问题,是火箭。”
    其他的专家们被他一开头,也就分析了起来:
    “没错,我们有载人飞船研制经验,还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月,前期的技术积累怎么也比阿美当年强多了,技术上不是障碍。”
    “着陆器得到先期方案都有好几个,月表软着陆并不是毫无准备。”
    “地月转移轨道运力至少55吨,这是不可妥协的硬指标!我们的航天员坐的可不是洗衣机。”
    “长征五号的基础上改?”
    “没有必要,毫无改进潜力的保守构型。”
    “……”
    这样的讨论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其实这些内容早就被想过千百次。
    “一级箭体马上就能够制造,yf130在10个月内交付,二、三级用的yf77、yf75都是现成的,让津沽火箭制造基地加加班……明年的8月,首发长征十号可以在这之前首飞,每一发制造和检验需要间隔8个月,不过到后面津沽火箭基地的产能上来应该会快些,预计在2018年8月实施载人登月任务,最晚不超过2019年3月。
    上级看了看其他人,似乎再没有反对的意见了,于是身体前倾又严肃的问了一遍:“那么,这个……长征十号,倒也配得上名字,告诉我你们要用多久?”
    上级多多少少也明白,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从阿美开启太空竞赛的时候,华国也同步开展了自己的航天工程“曙光计划”,钱老还设计了用于载人登月的巨型火箭长征十号。
    我们把着陆器的一部分质量转移到科研站那里,或者是在载人绕月时扔下去一部分,那就没问题了。三年多,25个5米直径箭体,赶一赶,肯定能做得到。”
    “6枚助推器,14台yf130,推力6486吨,起飞质量4930吨,近地轨道运力15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力55吨,够了,绝对够了。”
    后来,92年航天工程重启的时候,每出现一款新火箭,航天局的专家都会琢磨:怎么利用现有的技术登月?
    包括地月转移轨道运力只有8吨的长征五号,设计的时候设计者都在想怎么让它去登月。
    当然阿美那个时候是举国体制不可一概而论,但差距那么大还是让人看着难受。
    但他其实清楚,这还远未到华国航天的潜力上限,要是真的让世界第一工业国全力以赴,长征十号3个月撸一发都行,只是那样代价就太大了。
    佘院士说着自己都有些害怕,航天局从来没有在单个项目中取得如此多的预算,连说起来声音都会颤抖。
    但是想一想长征五号开发的磕磕绊绊,从09年立项到现在都没首飞,相反土星五号也才不过用了七年时间。
    长征五号火箭虽然还没有首飞,但5米直径的箭体早就通过了验收,这是合格可用的,10米级还是一片空白,时间太久。
    而且要对火箭制造基地和发动机制造基地进行大规模扩张,额外投入怎么也要20到30亿。”
    但这种拼凑式登月low不说,主要还是风险大、成本高、意义小,除了能登月外什么用都没有。
    “那就再来两个助推器。”
    那么无论怎么讨论都绕不过去巨型火箭了,新远二号都不行,得是新远二号甲或者新远三号这个级别的巨型火箭。
    佘院士说完,又想了一会儿:
    上级看了看白纸上的简笔画和数据概要,皱了皱眉:
    “难道以我们多出的半个世纪时间,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实力,不能憋出一枚重型火箭吗?”
    “分两次吧,6个助推器确实风险太大,两次,能送90吨过去,不仅能登月,月面科研站也能凑齐了,向左调整一点,45吨载人登月够了,其他的下一发火箭解决。或者是在轨对接也行,现在不是50年前了,月轨对接的风险可以接受。”
    而且整整14台发动机,28个喷口!不行,绝对不行。”
    “长征九号是来不及了,10米级箭体开发需要太久时间,我们必须尽量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只能采用5米直径箭体。”
    “不行,6枚助推器的震颤太大了,箭体之间的间隙恐怕只有30cm,容错率太小了。
    说话的是佘院士,他也是被新远宇航动力或者林炬逼到有些崩溃了,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再周围画了6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圈。
    “每一枚火箭造价约15亿人民币,研发费用至少40亿,载人用的新一代飞船、着陆器等开发至少也要50亿,算上备件和验证,我申请为载人登月工程审批200亿元预算,今年至少批复40亿。
    “5米直径,那就只能多捆绑些助推器了,助推器……也必须用5米的;绑4根助推器,每个助推器两台yf130,芯级的话也使用两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