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208章 林澈讽刺朱元璋驭人之术一团糟

第208章 林澈讽刺朱元璋驭人之术一团糟

    “说到帝王之术,咱不得不提到一个帝王集大成者,这位皇帝就是西汉开国君主刘邦。”
    “虽然,在创业时几乎一无所有,要军事没军事,要战斗力没战斗力,甚至还是当地一个流氓头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打败西楚霸王,平定天下诸侯,建立强大的西汉王朝。”
    说到这里,林澈停顿了一下:
    “咱就刘邦举个例子。”
    “天下人都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这可能跟他过去的流氓习性有关。”
    “许多儒生带着儒生帽子来投靠他。”
    “他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面撒尿,和儒生谈话的时候,还动不动骂人家祖宗十八代。”
    “陛下跟汉高祖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
    “然,天下人只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
    “这其实是为了快速‘诈相’。”
    “郦食其来投靠他的时候,刘邦根本不拿他当回事,让郦食其站着,自己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让姬妾帮他洗脚,还破口大骂刺激郦食其。”
    “可,郦食其不卑不亢,根本不为所动,更是靠文人的气质征服了刘邦,后来便是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齐国七十余城归顺大汉。”
    环视一圈,林澈微笑着说道:
    “帝王之术,不单是驭人之术,更是识人之术!”
    听到这。
    朱元璋总算脸色好看一点,他认真点了点头,很是认可林澈的概括。
    帝王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简单,知人善用,缺一不可。
    甚至严格来说,‘知人’比‘善用’更为重要。
    就如,天下许多人都认为他朱元璋运气格外的好,一个从凤阳走出来的乞丐,在纷繁复杂的中原大地,带领这一帮淮西老乡,硬生生打出一片天地来。
    殊不知,他带领的这些帮他打天下的老乡,哪一个不是他精挑细选的。
    记得当年从濠州城出走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的两万多人马,只带出来二十四个人单独创业,这二十四人后来也成为了事业的核心部下。
    到大明朝建立的时候,这些人无不封侯拜相。
    还有后来的常遇春、李善长、冯胜兄弟、廖永忠兄弟,到后来青田请来刘伯温。
    作为一个能创立王朝的皇帝,看人的眼光太重要了。
    念及至此。
    朱元璋站了起来,手上端着酒杯,恭敬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
    “咱看错人的时候,其实也不少…”
    “不过,咱走的路子啊,跟汉高祖不一样,人家是单纯的‘诈相’,有枣没枣打三竿的那种。”
    “这个咱不行。”
    “咱还是相信日久见人心。”
    “做不到刘邦那样的简单粗暴。”
    闻言,林澈一脸嫌弃,端起酒杯自顾自的抿了一口:
    “日久见人心”
    “陛下,你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这些年陛下见出什么来了”
    “李善长、胡惟庸、朱亮祖这些人,哪个不是跟着陛下几十年了”
    “这些人在你的朝堂上可不是什么善类…”
    “你呀,也不是能说一无是处,伱在识人方面,还是有些眼光,可是驭人方面简直是一团糟,手段粗暴单一。”
    “动不动就杀人,这种震慑作用,短期内有用,可是时间一长,就不好使了。”
    “这种威慑压制,时间越久,就会反弹的越厉害。”
    “我说的这些,想必陛下深有体会吧”
    “你这手段,想着一招鲜吃遍天下,还是得与时俱进才行啊!”
    面对林澈的犀利点评,老朱刚刚转好的心情,瞬间又阴沉下来,感觉手上的美酒也不香了。
    林澈的话,简直字字诛心!
    此刻的老朱心情郁闷,真想问林澈一句:
    这是给孩子上课
    还是给大明皇帝上课啊
    能不能不要总是夹枪带棒的,这谁受得了啊!
    似乎每到关键节点,抢棒就自然而然的拐到自己的身上,咱和你有这么大仇吗
    沉默片刻。
    朱元璋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尴尬的说道:
    “先生…咱们接着说!”
    见状,林澈摇头失笑,没有再套看对方,目光看向太子朱标:
    “说完了皇帝,下面该来说说我们的大明太子了。”
    朱标正在记录着,听闻此言,感觉浑身一震,明显感觉到了一种不祥,他连忙起身,拱手道:
    “请先生赐教。”
    林澈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这才说道:
    “你作为大明太子,储君,未来的皇帝,你是如何做的”
    “当你看到你认为的人才,是好言相劝,还是放下身段…”
    “结果这些人对你产生鄙夷之心,更加自傲,进入了对方的价值鄙视链条,所以你一开始就错了。”
    “原来你是有求于我啊,对方出现了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