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2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

第2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

    回到武英殿。
    朱元璋叫来太子朱标,父子俩简单商量了下。
    但并没有提及废除中书省的事,只是针对胡惟庸聊了聊。
    “父皇圣明。”
    “天佑大明。”
    “胡惟庸品性低劣,不配为百官之首。”
    “儿臣无比赞成父皇的决定。”
    “中书左丞早就该换人了。”
    见到朱标义愤填膺干劲十足,老朱不由的摇头失笑,随意道:
    “想说啥别憋着,接着往下说嘛…”
    “咱让你监国理政代使皇权,可不光是让你批奏折来的。”
    “有啥意见都说出来。”
    “现在,你是皇帝,咱听伱的。”
    一听这话。
    朱标不自觉打了个个寒颤,连忙俯身下拜不敢托大,惶恐道:
    “父皇息怒——”
    “儿臣僭越了。”
    “呵呵,你这个臭小子…”
    朱元璋无奈的叹了口气,弓腰一捞便把太子给薅了起来,不容置疑道:
    “快点。”
    “别废话。”
    “咱在跟你说正经的。”
    朱标苦恼的抓了抓头发,不免有些诚惶诚恐,先是敬上一盏茶,而后才忐忑道:
    “回禀父皇。”
    “儿臣私下以为,早点处理掉胡惟庸是件好事,那些被流放的淮西人,对胡惟庸恨之入骨,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那个李善长不可能放过胡惟庸。”
    朱标眼神坚毅,果断道:
    “到那时,各方势力乱做一团,势必会打破朝堂的平衡。”
    “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
    “胡惟庸办的那些事,死有余辜一点都不冤枉。”
    听完太子的权衡分析,朱元璋眉宇间充满了欣慰,怅然道:
    “很好,便是如此。”
    “有进步。”
    “当皇帝必须得敢于决策,不能犹犹豫豫,或是瞻前顾后。”
    朱元璋用力捏了捏儿子的肩膀,饶有兴致道:“那,老大觉得,咱诛了胡惟庸九族,应该不过分吧”
    朱标微微皱眉,恭敬的施了一礼:
    “父皇。”
    “儿臣觉得,三族足矣。”
    话落。
    寂然无声。
    朱元璋怔了下,而后放生大笑。
    “哈哈哈哈哈——”
    “好。”
    “好啊!”
    “老大类咱。”
    “三族就三族。”
    “听你的!”
    朱元璋捻起盖碗,刮开上面的浮叶,意味深长道:
    “继续。”
    “你这个臭小子,想好下啥套了吧”
    闻听此言。
    朱标顿时有些尴尬,眼神飘忽躲闪,不敢与老父亲对视。
    他看不惯胡惟庸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如今让他来惩治对方,难免产生公报私仇的念头。
    沉默少顷。
    “禀告父皇——”
    朱标犹豫了一下,认真道:
    “林先生之前讲到过,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切忌代入个人恩怨和情绪,否则害人害己。”
    “然,儿臣对胡惟庸颇有偏见…做不到公平公正。”
    “请父皇恕罪。”
    对于太子的婉拒推脱,朱元璋哭笑不得,无奈了;
    “咱何时让你公平公正了”
    “你这臭小子,也不会活学活用啊!”
    “大大方方的说。”
    “胡惟庸死不足惜根本不需要手软。”
    “既然调查清楚了,便不存在公报私仇,除掉对方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说罢。
    朱元璋倾靠在椅背上,惬意的端起盖碗抿了一小口,抬颔示意太子别浪费时间。
    儿子的进步自不待言,他嘴上虽然不说,但不代表看不见。
    然而美中不足…受儒家思想教育荼毒太深,只知道套用公式,不知道灵活思考。
    还是得加以纠正。
    “是,父皇。”
    顿了顿,朱标深呼吸一口气。
    “儿臣私下以为,面对胡惟庸这样的人精,还要从对方的痛点入手。
    “贪恋权柄,不择手段,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地位,甚至可以出卖提携自己的恩师。”
    “权利能驾驭人,权利更能杀人。”
    “想要权利”
    “给他便是。”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
    听到这。
    朱元璋暗暗叹息,大底猜到了儿子的想法,但是还是摆了摆手,令其继续说。
    “一国之相,作为百官之首负责统领群臣,纵然已经权倾朝野,但是权利还是一分为二,而非一家独大。”
    朱标继续道:
    “而且,自打大明立朝以来,父皇任命徐叔叔为中书右丞相,目的就是为了平衡相权。”
    “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倘若把徐叔叔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