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312章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312章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听到这。
    朱元璋眼眸大亮颇有些诧异,不自觉的插言道:
    “韩非子。”
    “呵呵…妹子你还看过这书”
    “不愧是咱大明的皇后,学富五车,博览群书!”
    马皇后平时没事的时候读史书,以历代的贤妃为标准,以此告诫后宫的嫔妃们,严格约束众妃的言行。
    “别打岔,你讲还是我讲”
    见老朱悻悻的3回脖子,她方才继续道:
    、“《五蠹》出自《韩非子》第四十九篇,是战国末期法家的正论文。”
    “这篇文章不只是秦政法提供了核心基础,同时也揭露了王权时代的本质。”
    “一千年过去了,遵循的还是秦国体制,学的还是荀子思想,恰好秦政是法家思想,韩非又是法家巨匠。”
    “荀学是荀子的学说,而韩非又是荀子的弟子,可谓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听闻夫人模仿林澈的语气授课,朱元璋不免兴致更加浓厚了,摆正身子严阵以待。
    “何为五蠹”
    “老大你来说。”
    朱标闻言怔了下,匆匆起身,从容道:
    “回母后,五蠹指的是…”
    “儒生、纵横家、游侠、患御者、以及奸商这五类人。”
    “五蠹里面的蠹,也就是蛀虫的意思。”
    马皇后欣慰的点点头,抬颔示意儿子坐下。
    “那这篇文章究竟说了什么到底有没有那么惊世骇俗”
    “来,我以林先生的思路,给伱们爷俩大体解读一下。”
    “上古时候,人少兽多,百姓总要遭受野兽的侵害。
    “这个时候出现一位圣人,教人们在树上搭棚子,于是百姓就拥戴他,推举其成为了天下之主。”
    马皇后有条不紊道:
    “这个人就是巢氏。”
    “当时人们吃的是生肉野果,腥燥腐臭,许多让都因此都患上了重病。”
    “于是又出现了一位圣人,教人们使用钻木取火,然后百姓就拥戴他做了天下之主。”
    “这个人就是燧人氏。”
    “到了中古时代,大禹排除了中原的水患…”
    “到了近古时代,商周两王结束了桀纣的暴政…”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都成了天下之主。”
    望向津津有味的朱元璋,马皇后笑着反问道:
    “但如果放在今天,要是还有人提倡在树上搭棚子,倡导人们用钻木取火,那一定会引起天下人的嗤笑…”
    “同样,再提倡尧舜禹的制度,效仿商汤、周王的礼节,那人们肯定觉得这个人疯掉了。”
    “没错吧”
    朱元璋若有所思,犹豫了片刻没有打断。
    “周文王曾依靠仁政感化西戎,徐燕王却因为仁政而被楚国所灭,舜帝曾让人拿着盾牌和大斧在西戎边境跳舞。”
    “当时管这个欣慰叫德政,最终也确实感化了西戎。”
    马皇后莞尔一笑:
    “但如今如果拿着刀剑,去人家的门口跳舞,还不得把人脑袋打成狗脑袋”
    “所以说,时代变了方法自然也要改变。”
    “上古的时候人们竞争道德。”
    “中古的时候人们竞争智谋。”
    “当今的时候人们诉诸武力。”
    说着马皇后停顿了少顷,尝试完全代入林澈的思想当中,总结道:
    “简而言之,这就是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策略变化。”
    “因此圣人从不会照搬古法。”
    “不讲什么陈规旧俗。”
    “林先生亦是如此。”
    “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天下,要根据当前时代的实际情况。”
    “我这样说,你们爷俩能理解吗”
    话落。
    朱家父子瞠目结舌,震惊到了无以复加。
    父子俩不可思议的望向马皇后。此刻顿感口干舌燥,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
    若非两人刚从林澈那你回来,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去取经了
    条理清晰,一针见血。
    并且授课时的口吻也跟林澈不尽相同。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史为鉴,讲述至简大道。
    “咕咚。”
    朱元璋艰难的吞了吞口水,眼底的欣赏都快溢出来了,激动道:
    “妹子说的好啊!”
    “通透。”
    “太通透了。”
    “咱就让你别管那些繁文缛节,平时给咱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这多好啊!”
    朱元璋一拍大腿: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根本不是坐上了这个破皇位,而是有妹子这样的贤内助啊。”
    “老天爷待咱不薄。”
    “劳苦半生也是值得的。”
    话音未落。
    一旁的太子朱标立刻起身作揖,接上话茬:
    “拜谢母后不吝解惑。”
    “儿臣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