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津公路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津公路

    在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朱由棷在京城这边,也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忙碌了。
    这段时间,科技发展已经形成了基本发展方向,有专门的人去负责处理。
    朝廷的大大小小事务,也由内阁首辅刘静轩他们去处理。
    诸如交通建设、春耕、分田免税等事务,也不用朱由棷怎么去操心。
    至于各地政务施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朱由棷也做了防范。
    经过改制之后的都察院,已经成为了最好的监督机构。
    带着朝廷的各项诏书,前往各地进行督察,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反映给上级。
    然后由上级机关,进行惩罚、革除弊端。
    内政事务、民政事务,由内阁这边处理,朱由棷也不用怎么去操心。
    就连各级官府的官吏铨叙之事,也确定了章程,位于青州、应天城等地的军政学堂的毕业生,也分赴到各地,参加政务处理。
    一些从大明陆军之中转业退役的士兵,也进入到各级官府之中,参与政务实施。
    至于其他官吏招募,也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而军政事务,则由枢密院这边全权把控。
    近卫兵团,以及新扩编的十一个兵团,都在紧锣密鼓地招募着新兵。
    招募新兵之后,一部分士兵进入到各地的士官学校读书学习,另一部分士兵则在总军训部以及各兵团的统一指挥之下,开始进行新兵训练。
    除此之外,现如今的几个兵团之中,也抽调出了大明陆军军
    官学校的第二期、第三期学员,开始大规模的学习。
    就连总辎重部那边,也在密切关注着军械所、京城军械制造总局的军械改革方案。
    至于被服厂、罐头厂等生产的后勤物资,也在大规模生产着,并且运送到各个兵团之中。
    虽然现如今各地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不过各地零星的剿匪作战、平寇作战,还在继续着。
    尤其是西南地区,针对一些不尊王化的土司部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弹压。
    不过这些战事,都由枢密院那边经手,也不用朱由棷怎么去操心。
    而现在的朱由棷,完全成为了甩手掌柜。
    天下诸多事务,纷纷杂杂。
    朱由棷倒也不用去事必躬亲。
    他只需要在一些大政方针上,把握好方向,就可以了。
    至于办事,由下面的人去处理。
    平时,朱由棷就需要看一看内阁、枢密院等,呈递上来的数据报表、报告。
    听一听都察院在各地的查看到的情况。
    而后,就是微服私访,亲自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转一转、听一听。
    这不,最近刚刚在京城郊外,看了百姓们春耕情况。
    也看了大明科学院,看了石景山基地。
    这边的情况,一切都非常好。
    而接下来,朱由棷还是不能一直在京城待着。
    他还要去天津卫那边,走一走、看一看。
    到了三月底,朱由棷带着一些人,轻车简从,朝着天津卫出发而去。
    从京城通往天津的道路,往常时节走的都
    是大运河。
    不过现如今,不一样了。
    在开年之后,京城交通建设队便组织了大量的人手,开始兴建京津公路。
    京津公路,起自京城,经过通州、河西务、武清,抵达天津卫。
    大体上,沿着北运河的路径,也是在原本的官道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修缮而成的。
    京津公路通体采用水泥混凝土建造而成,有近六丈宽,大部分地段中,中间还铺设了钢筋、竹筋,以此来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坚固性。
    在京津公路抵达天津卫之后,并没有就此终止,而是沿着海河,延伸到了大沽口。
    一路上,朱由棷等人行进的速度并不快。
    一路走走停停,朱由棷甚至还会查看着沿途之中的春耕情况,询问一下附近的工人们,建设京津公路的情况。
    到了武清一带,人烟也渐渐多了起来。
    在武清郊外,一处京津公路建设处外,聚集了很多人。
    看到这一幕,朱由棷也带着人走了过去。
    看着几名工人,朱由棷开口询问道:“老乡,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旁边那几名中年人,回头看了看朱由棷等人,开口说道:“外乡人,我们这是在发放工钱呢。”
    “工钱?”
    朱由棷询问道:“你们都是这个京津公路的工人吗?”
    “是的呢,”
    几名中年人点点头,介绍道:“我们做了几个月的工,建设处的人说,给我们在大明皇家银行里面开设了账户,工钱已经打到了我们的
    账户之中。今天,是给我们发放银行账户呢。”
    “是吗?”
    朱由棷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当初这个方法,还是他和林婉儿一起想到的主意。
    没想到,已经推行到了天津卫这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