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229章 大局定,东吴亡

第229章 大局定,东吴亡

再次醒来之时,已经是三日之后的事情了。
    发现自己面前空无一人,诸葛亮却是泪流满面,对着虚空重重一拜。
    “亮代表天下万民,感谢仙人恩赐!”
    回到刘备身边,诸葛亮没有任何迟疑,将自己关在了屋中七天七夜,将秦天传授给他的知识尽数默写成书。
    那改进之后的造纸之术,还有那极为廉价的活字印刷之术,以及各种先进的农耕技术,一应俱全,全部都在此书之上。
    为了纪念秦天的贡献,这本书被命名为秦书!
    农耕技术自然是无法隐瞒,于是很快便被抄写出来数十份,交由刘备麾下足以信任之人学习。
    那玉米和红薯也被诸葛亮种植下去,最多五年,便可推广至刘备麾下全境。
    造纸和活字印刷术却是被当成绝密,被刘备珍藏了下来,自己开设工厂,造纸印刷。
    借助高产的粮食以及新式的廉价纸张和书本,刘备麾下势力发展极快。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第三年,曹操终于按捺不住,迫使汉献帝禅位,自己称帝,史称曹魏。
    刘备和孙权也紧随其后,分别建立了蜀汉和东吴。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刘备称帝之后马上便将蜀地所有的势力全部统一,前后只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这个速度惊愕了世上众人。
    而刘备所出售的廉价书籍以及纸张也为他收拢了不少士子之心,天下无数人才纷纷投靠。
    这让曹操气愤无比却又无可奈何。
    玉米和红薯的出现更是刘备麾下的百姓过得极为富足,和魏吴两国拉开了明显的差距。
    此时孙权发现刘备做大,想要讨回荆州,以防备刘备。
    可刘备却是不愿意归还,只说等到得了凉州,便归还荆州。
    双方关系因此迅速恶化,产生了些许间隙。
    但此时双方还未正式翻脸。
    赤壁之战之后第七年,也就是公元215年,曹操终于没能熬过去这个冬天,一命呜呼,其子曹丕即位。
    事实上,早在214年的时候,曹操就已经几乎不能下床,每天清醒的时间极少。
    能够拖到214年的冬天才去世,已经是他命大了。
    曹操的去世给曹魏带来了不小的动乱,孙刘二人于是抓住机会,纷纷开始吞噬曹魏的地盘。
    可曹魏毕竟底子身后,其子曹丕也并非易于之辈,因此很快便稳定了战局,甚至还进行了反攻!
    此后三年,再无战事,三方都在忙着发展自己,准备即将到来的决战!
    公元218年,孙刘两方彻底决裂,原因还在刘备一直不愿意归还的荆州之上。
    孙权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于是率兵五万下公安,让关羽入益阳。
    还未等曹丕做出反应,这场战争结束之快,让孙权震惊不已。
    因为刘备一方在这场战斗之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实在是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那五万精兵和孙权一方的军队有着极为明显的实力差距。
    双方简直都不像是一个时代的军队。
    前者兵强马壮,身上装备精良,后者虽然实力同样不弱,但跟刘备一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
    秦天赠与诸葛亮的那些技术终于在经过了十年的发展之后,在这个世界初现峥嵘。
    他所传授的技术看似不起眼,却在方方面面的影响着蜀汉的国力。
    玉米红薯以及农耕技术的出现让耕种的难度以及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这十年来可谓是蜀汉百姓千百年来过的最好的日子了,几乎年年都是仓顶实。
    蜀地的百姓竟是过得比江南最富足的地方的百姓还要富足!
    而造纸术带来的廉价书籍纸张则是吸引了大量的士子前来投奔。
    刘备知人善任,甚至开始兴办学校,教授百姓识字。
    而在诸葛亮的建议之下,刘备甚至提前五百年开创了科举制度,给底层士子提供了上升的空间。
    这里的科举制度实际上和后世真正巅峰的科举制还有着很大的差别。
    真要说的话,其实和唐代的科举制相差不大,而且此时的科举制度还不糊名。
    说是科举制度,其实和真正的白身百姓的关系依旧不大,极少有平民能够通过这种制度跳跃阶级。
    但这和这个时代的其他势力比起来,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哪怕这所谓的科举制度并不糊名,作弊的空间极大。
    所以刘备所设立的科举制度只是给了底层的士子一个上升的空间,而非是底层的百姓。
    纵使如此,推行这般政策也给刘备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好在最终还是实行了下去,这般政策也让蜀汉百姓的识字率得到了飙升。
    同样的,军队之中识字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而这带来的便是军队素养的极大提升。
    令行禁止对蜀汉的军队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妄想。
    十年的发展,让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