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248章 城中村

第248章 城中村

    第248章城中村
    九龙塘前行不远,钵兰街西北侧,瑞士银行。
    支付过二百六十四港币的车资后,李建昆和林新甲从皇冠车上下来,一前一后走进银行。
    要说港城银行多如牛毛,为什么选择瑞银,理由只有一个——
    其他银行李建昆压根存不进去。
    瑞银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像是别的银行,往里头存钱都有利息,但瑞银不同,你还得给它交钱,所谓管理费,费用高低与存款比例成正比。
    饶是如此,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银行,没有之一。
    无数富翁热衷于把钱存在瑞银。
    无他,靠谱。
    至少在2020年代之前,是这样的,后面听闻它背后的那个国家,反复横跳,一会中立,一会不中立,致使信用大跌。
    当然了,这是后话。
    至少在这个年代,问你收钱的瑞银,它是真的办事,可谓将客户服务做到了极致:
    存钱不需要身份证。
    如果你不喜欢数字密码,甚至可以弄个化学方程式——有个大毒枭就这么干过。
    转账汇款时,倘若伱不想被人知道,银行会使用暗码。
    突出一个你有什么条件,银行尽量满足。
    当然了,此类服务的档次,与你的客户等级是相匹配的。
    1980年哪怕是在港城,一百五十万港币照样不是小数目,此时几十万港币就能拍部电影。
    1979年港片排行榜第一名叫《笑拳怪招》,总票房为544万港币。排名第十的是《南北醉拳》,总票房为286万。
    李建昆被请进大客户室。
    客户经理素质不错,对于他内地人的身份极为惊讶,但一句没有多问。
    等出来时,一袋子钱消失不见,李建昆兜里多出三样东西:存根、支票本、银行卡。
    80年港城已经有了atm机。
    “新甲,瞅啥呢,走了。”
    林新甲坐在银行大厅的沙发椅上,身前茶几上有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没怎么动,显然喝不惯,眼神四处乱瞟,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他讪讪一笑,起身,走近后,很没出息道:“在港城待了三年多,我连幻想都没幻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走进瑞银,还能混到咖啡,呵呵~”
    “幻想啥呀,想进就进,你只要往这一坐,问他们要咖啡都会给。”
    “话是这么说,可是……人穷志短啊,根本没这胆子。”
    “我看你胆子也不小嘛。”
    李建昆哈哈一笑,拍拍他肩膀,“好好干,我会让你这个总经理越来越名副其实的。”
    “嗯!谢谢老板。”
    林新甲以前工作的制衣厂,就在九龙,相比起新界、元朗的经济萧条,以及港岛的富裕繁华,九龙位置在中间,经济也居于中间。
    附近工厂和市场扎堆,工作机会很多。
    九龙这边的居民,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港城的中产阶级,他们是市场和工厂的摊主、管理者;一类是生活在底层的打工人。
    显而易见,林新甲属于后者,还是尤为靠后的那种。
    作为一个逃港不过三年的打工人,他仍没能彻底走出九龙最廉价、也是最混乱的区域。
    出租车上,司机一再强调,“我可不去九龙寨城哈!”
    “没让你去,我说的是旁边一个村子。”
    九龙寨城?
    听着二人对话,李建昆内心沉吟,大名鼎鼎呀,不过他还真没去过,或者说没见识到。
    上辈子他前前后后过港至少几十回,港城很多地方都逛过,九龙寨城这个地方不是没时间逛,而是没有机会。
    日后它会变成一座公园,昔日的寨城已于90年代初拆除。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很多后来的人并不知道,饶是在当下这个年代,我国在港城仍有一片领土。
    正是九龙寨城。
    <divclass="contentadv">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港城虽然割让给英方成为殖民地,但仍保留了一个军事据点。满清立足于此,一边对抗在港的英伦佬,一边对付海盗,对据点进行扩建,修筑围墙。
    九龙寨城因此诞生,与对岸的维多利亚城对峙。
    1989年,满清和英方签订99年租借协议的时候,据理力争之下,九龙寨城照旧归满清管理,由广府派兵驻扎。
    随后也曾闹腾过,九龙寨城一度被英方抢走。
    到了1900年,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反复进行谈判,这才迫使英伦佬公开承认,满清对九龙寨城有主权,同意撤离英军,但也不允许清军进入。
    于是乎,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九龙寨城属于满清,但满清无法进行管理。而英伦佬非常想要管理,却碍于国际法无法驻军和安排官吏。
    想想看,满清尚且能保住这块飞地,咱们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