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009 置地

009 置地

    存菊堂内,草药味浓重。
    胜利的豪情,很快变成了淡淡的忧郁。
    一帮胳膊跑马的少年,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一行的残酷。
    吊着胳膊的雷老虎,和李郁商议后做出了一个慷慨决定。
    账面的4000多两白银,每个弟兄拿80两,受伤的8人每人再加50两。
    刘千拿50两,刘淮生拿60两。
    从此,每月每人例银2两,府城独一份的高收入。
    消息传出去,许多同行想跳槽。
    ……
    数日后,一个不速之客登门了。
    “李兄,别来无恙。”福成一进门,就大声嚷嚷。
    “福兄,好久不见。”李郁也是笑脸相迎。
    “害,别提了,我替老爷子去了一趟京城,王爷府邸,大小军机的宅子都拜访了一遍。”
    “令尊这官当的不易啊。”
    “想在大清朝当官,就得迎来送往。送的多了,朋友就多,花花轿子众人抬嘛。”
    福成喝了口茶,翘起了二郎腿,突然又问道:
    “李兄,想过捐监吗?”
    “怕是手头不够,我现在想买地皮扩建堂口。”
    “看上哪块地了?”
    “还在权衡中,城里的地皮贵,城外地皮便宜。”
    “要我说,还得城外置地。”
    “请福兄赐教。”
    一炷香的工夫后,福成走了,约李郁当晚去漱玉楼寻欢作乐。
    而李郁则是呆在屋内,思索这家伙说的那一番话。
    他的建议是买城外的地,然后自己盖房子。
    因为存菊堂是打行,不黑不白的业务。
    阊门这块在城内,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很不方便。
    而郊区,天高皇帝远,不容易走漏风声。
    尤其福成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你敢保证哪天不藏点利刃,又或者藏个把江洋大盗,杀个把人吗?”
    ……
    存菊堂的名声,在苏州府越来越响。
    正如李郁事先预料的那样,范家没有后续举动。
    因为范家族长明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朝廷就是那只黄雀。
    乾隆可不是一位宽仁的皇帝,他巴不得范家做事出格,借机打压一下范氏一族。
    于是,苏州府很多打行的坐馆都后悔不已。
    太胆小,错过一次扬名挣大钱的机会。
    雷老虎依旧那样,每天打熬筋骨,对于大嫂也不甚沉迷。
    而且,堂口的主要事务都交给了李郁,信任有加。
    以至于,外面有人嚼舌头,说存菊堂到底姓雷还是姓李。
    李郁对此并不理睬,他在忙着做一件大事。
    买地,盖房子!
    在牙行的建议下,他勘查了几个地块。
    其中有两块荒地颇为满意。
    一块在府城北侧3里外,面积约15亩,售价100两。
    另外一块在府城西南侧10里外,面积30亩,售价仅有120两。
    乾隆年间,江南的一亩水田正常售价在八两左右,极少超过10两。
    而旱地,荒地,3两到5两不等。
    【一亩=666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篮球场。】
    ……
    李郁亲自勘查后,决定选择第二块地。
    这块地的东面不远,就是石湖。
    更妙的是,这块地的地势较高,比周边高出很多。
    牙行的人很实诚,不敢欺瞒自己,怕被沉尸大运河。
    “大官人,小的不敢说半句假话。”
    “这块地优点是便宜,缺点是比周围高一截,没法做水田。”
    “另外还有一个缺点,不安全。”
    李郁一愣,追问:
    “哪儿不安全?”
    “太湖的水匪,喜欢从附近上岸。”
    “真有此事?”
    “不敢瞒大官人,太湖的水匪来无影去无踪,前些年经常从胥口上岸打劫。后来官府在胥口驻兵,打了几次仗。水匪们打不过官兵,就绕道走这附近上岸了。”
    李郁如今在府城里也是有身份的人,常被人叫做大官人,他也接受了这个称呼。
    “这块地,我要了!”
    牙行的人一愣,压根没准备成交。
    “大官人,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不必了,此地山清水秀,当做堂口正好。”
    ……
    牙行的人表现得很有职业素养,先是带领李郁爬上附近的上方山,俯瞰周边地形,详细讲解。
    第二天又约来这块地的主人,震泽县的一位举人,围绕地价进行了激烈讨论。
    最终以103两成交,并在官府备案,重发地契。
    李郁很满意,多给了牙行2两赏银。
    牙行的人开心的屁颠屁颠,结交了一位很有实力的大主顾。
    苏州府的牙行,业务非常齐全。
    买卖房屋、土地、男女、骡马、车船都有涉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