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088 李会长在线大撒币

088 李会长在线大撒币

人,他得尽职:
    “人手不够了。”
    “再招流民。”
    “就怕官府知道了找麻烦。”他有些担忧。
    ……
    “现在老爷们自身难保,顾不上咱们。”李郁笑道。
    衙门的书吏,都是维格堂的好朋友。
    邸报,来往公文,抄送一份,就能换银子。
    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行文的级别,从百十文到1两银子不等。
    这等好事,哪儿去找。
    工作之余,顺手抄写几份,举手之劳。
    对于李郁来说,等于是了解了清廷和地方官府的大部分动态。
    唯一不好的是,太费钱了。
    范京吐槽了好几次,一个月给书吏们发了1000多两的信息费。
    卖了一座山的煤饼,都没赚回来。
    若不是李郁一向算无遗策,这些人早就要抗议了。
    “其实,我们也未必要在本府地面上招揽流民。”
    “啊?”
    “买奴。”
    李郁转过身,眼神灼灼。
    杜仁一惊,不知是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样,问道:
    “去外地,从人牙子手里买?”
    “可以。”
    两人走在矿区,如同置身月球表面。
    地无三尺平!
    走路要特别留神,不然就摔倒。
    不远处的一个坑口,突然冒出了一个黑色的“土拨鼠”。
    再一看,竟然是个人。
    背着一筐煤矿,走到了过秤处。
    杜仁忍住笑,说道:
    “这样的坑口,咱们这有几十个。”
    “别过去了,万一塌方,怕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
    “52斤。”
    过秤处,一个管事吆喝道。
    然后,拿给了矿工几个筹子。
    “这是?”
    “我刚改的规矩,超出80斤后,多劳多得,每天下工时发铜钱。”杜仁解释道。
    “挺好。”
    李郁一听就明白了,
    杜仁不愧是府城大讼师出身,脑子活泛。
    这些流民,出卖劳动力,换取一日三餐。
    心里自然是不甘的。
    若有机会,谁不想返乡呢。
    从李家堡的花名册,他就看出来了。
    矿工因积极表现,加入护卫队的寥寥无几。
    这一招,不好使。
    “产能要扩大,起码双倍。”
    “有难度。”
    杜仁面露难色,他解释了一下挖煤的难度。
    先得挖竖井,抵达煤层后,再横向挖掘。
    每掘进一段,就要用木头加固,否则有塌方的危险。
    即使如此,每天的伤亡人数都超过一只手。
    从潘家挖来的老师傅也来了。
    他说挖竖井太费工时了。
    而潘家在徽州的私矿,煤层很浅。
    竖井只需要挖个五米左右,就碰到煤层了。
    ……
    李郁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老师傅,能不能直接炸?”
    “啊?”
    “我的意思是,把眼前这个山头,炸掉一半,那样不就省事了。”
    “这,这~似乎也可行啊。”
    老师傅陷入了苦苦的沉思。
    “你算算,需要多少火药。”
    “行。”
    爆破用的火药,硫磺占比极高。
    几乎接近八成。
    这玩意,大清朝很少出产。
    东边的邻居,倒是盛产。
    皇商的进货渠道,似乎就是东边邻居。
    五叔验过货,说纯度非常高。
    除了火山附近出产的,想不出其他可能了。
    工业化,
    是一环扣着一环,哪一环掉链子,都没法推进。
    李郁感慨,穿清后想搞工业化。
    结果,搞了个不伦不类,越来越依赖人工了。
    煤铁,是工业的两条腿。
    目前,还是个瘸子。
    说好的机器,最后都成了人机。
    某种程度上。他有点理解乾隆了。
    这么多廉价听话的人,干嘛搞什么机器生产?
    100人搞不定,那就10000人。
    累倒一批,第二批随时顶上。
    这不比什么智商3岁的人工智能好用?
    李郁陷入了矛盾,不能自拔。
    资源有限,到底该优先发展哪一样?
    地盘,人手,火器,冶金,财政,情报网,官场人脉?
    ……
    而此时,一封信的到来,让他欣喜若狂。
    福成,从潮州府托人送来了亲笔信。
    “李兄见字如面,弟在潮州府甚是想念。
    斗鸡玩马,打猎熬鹰,绘画抒情,兄是伯牙,弟是子期。
    家父在委员任上,稳如泰山,上下关系,一团和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