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48 紫禁城鸣锣上市,还差几步?

148 紫禁城鸣锣上市,还差几步?


    岛上肯定还有成色不纯分子隐藏着,但是只要他们断了和外界的联系,就成了死棋。
    望亭镇士绅钱老爷的后宅,
    新纳的妾室,潘赛云,就甚为忌惮,
    她隐约感觉到了西山岛就像是个“信息黑洞”。
    白莲教3个暗桩,以苦力,匠人,家眷的身份混了进去,
    可全部从此销声匿迹,再无一点情报传出。
    教主期盼她先摸清楚李郁麾下的火器生产能力,最好能策反一些工匠。
    然后再谈判,提出购买火器的方案。
    目前看来,计划失败了。
    这让她失去了耐心,决定亲自上门和李郁挑破窗户纸。
    “爹,你去安排一下,找个合适的机会。”
    “万一李郁翻脸怎么办?”
    潘赛云停下了描眉的动作,笑道:
    “杀了我?”
    “他不敢。他若翻脸,教主会把他李郁要造反的消息,满天下嚷嚷。”
    ……
    清廷的嘉奖到了,
    给李郁发了一块匾:“江南义民”。
    吹吹打打,招摇过市,最后才挂在李家堡的大门上。
    有了这玩意,约等于一个护身符。
    从此以后,谁再说李郁要造反,就要掂量掂量了。
    同时,还嘉奖了一个国子监监生的身份,以及候补从7品的身份。
    凭心而论,这份荣誉真不轻了。算得上是厚赏。
    朱珪的折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乾隆,因为想给天下竖立一个榜样,
    号召其余士绅,商民,踊跃的为户部做贡献,因而大方了一次。
    随后,军机处就給地方督抚发文,要求加强历年钱粮拖欠的工作。
    该催的催,
    该打板子的打,
    该杀头流放的就杀头流放。
    一句话,刀不挨身,人人都哭穷。
    以苏州府为榜样,尽快为朝廷分忧。
    黄文运红光满脸,因为他成了朝廷的楷模。
    御赐“能吏”,品级升了一级,正四品,高配。
    朱珪,只是得了口头勉励。
    但是他很淡定,因为他知道,什么都是假的,皇帝心里的分数才是真的。
    从这一点说,乾隆是懂朱珪的,不需要给他太多的花样子。
    还有一份密旨,
    是给福康安的,千叮嘱万嘱咐,
    江苏巡抚的第一要务是,稳定!给朝廷源源不断输送钱粮!
    做到了,
    那就是卓异。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
    乾隆的密旨是亲笔所写,蝇头小字,密密麻麻,非常耐心。
    就像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诲。
    甚至提点福康安,对汉官要防,更要用。
    人心是看不透的,也没必要去深究。
    只要他忠心当差,不打折扣,那就是好官。
    满城设置后,有段时间摩擦不会少,务必上心。
    在维护朝廷尊严的同时,也不能把汉民逼迫太狠。
    江南这地方,和西南、西北不同。
    不宜过于酷烈,宜温和。
    适当杀猴儆鸡,警示即可。
    最后是老生常谈,提醒他整顿江南绿营。
    ……
    兵部也来了一份公文,将苏州城守营,重新划归巡抚的节制。
    黄文运很惆怅,
    然而却没法说什么,毕竟按照旧制,城守营一直都是巡抚节制的。
    然而,福康安打死也想不到,
    城守营,含“李”量已经高达三分之一。
    李郁一声令下,游击将军胡之晃,就能带兵把巡抚衙门给端了。
    因为,两者驻地实在是有些靠近。
    这事,也不能怪别人。
    原本,城守营的营区是在府城的东北角,距离仓街不远处。
    为了建满城,积极响应号召,换了块地儿。
    距离道前街不远,原本是粮库,还有一些铺子。
    福康安偶尔巡视发现,这个顺治年间就建起的粮库里,空荡荡的,早就没储粮了。
    大手一挥,拆了。
    这块地就归了城守营。
    给了500两银子,又给了一些砖石木料,绿营兵自己盖房子。
    毕竟,大清绿营兵向来多才多艺。
    穿上号服,我为大清站岗。
    脱下号服,那就是个小社会。
    老胡私下和李郁会面多次,他需要了解造反步骤计划,还有城守营的定位。
    ……
    城守营马车出入城门的时候,悄悄分批偷运了100杆火枪,还有1门短管霰弹炮。
    修建营区的时候,胡之晃早有准备,让心腹们挖了个地下室。
    苏州潮湿,地下室挖起来特别费工。
    还好李郁把水泥搞出来了,
    几大包水泥,几卷油纸,彻底的把地下室防潮问题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