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54 清廷失去了这29%,会如何?

154 清廷失去了这29%,会如何?

    正月还没结束,
    税吏们就迫不及待开始下乡了,贴告示,通知大户,约谈士绅,铜锣敲的哐哐响。
    总之,让所有人都感受到知府大人的决心。
    不但要收历年的欠缴,还要收今年的春拨。
    县衙里的板子,打的虎虎生风。甚至木枷、站笼都不够用了。恐怖的气氛,在一府九县蔓延。
    田税,是清廷最大的税源。
    其次,是盐税。
    再其次,是过境税(关税,商税)。
    商人通过关卡,就需要交过境税。例如,崇文门,浒墅关,临清关。
    粤海关,也属于过境税。
    ……
    这个时代的商税,是通过拦路设卡向商贾直接收取的。
    虽然说并不科学,可在时代背景下,只能如此。
    而李郁的胥江码头,收取船只过路费,
    还有园区内,收取商户1成的流水,都属于他的一种尝试。
    作为穿越人士,他很希望能在商税上做文章,获取一个稳定的银钱来源。
    靠掠夺起家没问题,但是坐大后,一定要有健全的财税架构。
    一个能够提供兵源,税源,和粮食的稳固根据地。
    按照李郁的不成熟想法,
    他希望治下是商人出钱,农户出人这样的模式。
    商人出钱,可享受李家军制定的秩序,经商获取利润。农户出人,可获得军饷,以及跃升阶层的机会。
    普通读书人,可在军中做书办,在地方做吏。
    至于说青皮混混街溜子这一类的,要么编入军中,要么就放到工矿,水运一类的位置上。
    以上,是李郁的构思,底气就是武力。
    他让人找来了刘千:
    “苏州府,松江府的银库官仓分布,你了解吗?”
    “属下疏忽了。”
    “你抽调人手把这事给我搞清楚。做一张苏松两府仓库分布图出来,标注好库藏物品,还有数量。”
    刘千思索了一下,笑道:
    “我明白了,主公是想一旦开战了,要立即派兵占领这些府库吧?”
    “对,都是我的。”
    ……
    数天前,
    李郁从布政使司得到了一份公文,枯燥无味。但是他却如获至宝,赏了这个小吏5两。
    因为,这里面提到几个关键的数据。
    乾隆38年,朝廷全年税收(实收)约5300万两,粮1300万石。
    其中,江苏贡献了19,浙江10。
    李郁反复念叨着:
    “29,清廷要是失去了这29,会如何?”
    杨云娇恰好端着一碗莲子羹来了,就随口说道:
    “元气大伤呗,但也不至于气绝身亡。银子这东西吧,挤挤还是可以有的。”
    “是啊。”李郁视线微微下移。
    正常渠道收不到钱了,可以用非正常渠道嘛。
    比如抓几个官,抓几个富商,咔嚓,抄家。
    这银子,变魔术一样就出来了。
    当然,挤多了就不行了,会流血的。
    “要依奴家说,爷你得布局江北。”
    “为何?”
    “守江必守淮,兵书都这么说的。”
    “一马平川,江浙自古难守。”
    “除了军事考虑,奴家还觉得不能放跑了扬州盐商。盐商之富裕,不是潘家能比的。”
    ……
    杨云娇说的很认真,毕竟她是出身徽州盐商家族,还是有发言权的。
    “江北,扬州府。”
    李郁在纸上随手绘制了简易地图,琢磨了起来。
    扬州府东面,濒海滩涂广阔,都是两淮盐场的辖区。
    两淮盐运使尤拔世,还有盐商的恩怨,似乎可以做些文章。
    李氏一贯战略,先找到矛盾点,引爆,然后趁乱布局,又抢又杀。
    这种高级玩法,似乎挺眼熟的。
    不过,真有效。
    “去年,我和盐运司的贵师爷公开示好,可是这位尤大人似乎对我警惕心极高。”
    “奴家也瞧出来了。”
    李郁喝了口莲子羹,脑海里浮现出了主意。
    一箭双雕,啊不,三雕。
    不,除了自己,全是雕。
    想到妙处,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
    杨云娇犹豫了一下,问道:
    “漕运总督府的胡师爷,最近可有信件来?”
    “似是没有。”
    “奴家听说,她有个女儿,聪慧丽质,母家亦是出身浙江名门。”
    李郁愣了:
    “我听说胡师爷丧偶多年了?”
    “老来得女,后来妻子染病身亡,未曾再娶。”
    ……
    沉默了一会,
    杨云娇突然开口道:
    “老爷勿怪,奴家思来想去,胡家女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只不过,我们的成色,胡师爷清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