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77 这差事风险很大,正经人躲之不及,贤婿你就不一样了

177 这差事风险很大,正经人躲之不及,贤婿你就不一样了

    李郁听说后,特意来看望了兀思买。
    “好好养伤,这一次你只是大意了,没有闪。”
    “对,对。”
    “偶有小挫,不必放在心上。我相信蒙古勇士,远胜于关外八旗。”
    “对,对。”
    “只不过,你们内部出了叛徒,甘心做满人的狗。我欲歼灭京口蒙八旗,你怎么看?”
    “我举双手支持!”
    “那可是伱的同胞啊。”
    “草原上部落多如牛毛,非我部族,算不得同胞!”
    见兀思买如此识趣,李郁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吩咐道:
    “你回忆一下京口八旗的兵丁数量,战马数量,武备详情,还有作战特点,我派个人来记录。”
    “主公放心。”
    兀思买起身,右手按月匈,低头示礼。
    离开了这,李郁爬上了缥缈峰,岛屿的最高处。
    今日无云,视野极度开阔。
    远远望去,甚至能看到府城的依稀轮廓。
    茫茫太湖,几乎看不到一艘船。
    他询问道:
    “小五,太湖禁航禁渔的事,进展如何?”
    “禀义父,很顺利。击沉12艘商渔船,俘获4艘,没人敢来了。”
    “用的什么名义?”
    “我们的船挂太湖厅的旗帜,三山岛周大海部挂血色骷髅旗。”
    此时,常州府、湖州府的士绅代表,就坐在苏州府衙抗议呢。
    他们无法理解,苏州人是疯了吗?
    偌大的太湖(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松江府面积),居然想独占??
    江苏老乡的感情,一点都不讲了吗?
    “黄大人,贵府的战船竟然炮击外地商船,你们是要造反吗?”
    “慎言,你可有证据?”
    “千真万确!”
    “可本府的官兵说,最近太湖水匪猖獗,他们是轰的假扮商船的水匪。”
    “这是强词夺理。”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如今匪患猖獗,太湖秩序需要整肃。本府已经发出了告示,你们外地商船可以办理通航证嘛。有了通航许可,甚至可以由本府官兵护航!”
    “你,你,你~”
    ……
    气炸了的湖州府官绅代表,打道回府了。
    从此自嘲是“胡州”人,去掉三点水,这太湖实在是高攀不起了。
    而常州府的人,则去了布政使衙门继续抗议。
    效果还是有的,朱珪折中了一下。
    以后常州府商船办理通航证的费用,年底退还一半。
    见布政使这么说,众人也就接受了。
    毕竟大家都是江苏老乡嘛,不能太黑!
    湖州府就不一样了,属于浙江,可以视为外地人。
    地域观念,还是要讲的。
    哪怕再过去500年,也要讲。
    (以上是官方观念。实际在民间,苏州和湖州的关系更近。)
    总之,在炮舰的威胁,和蛮横不讲理的态度之下,太湖禁航终于得到了贯彻。
    代价是,苏州温文尔雅的形象毁了。
    松、常、湖、嘉都怒抨苏州人是强盗行径,一时间形象大污。
    不过,李郁感慨说了一句:
    “苏州的形象好不好,外地人说了不算,咱们苏州人说了算。”
    府衙上下,士绅商贾纷纷响应。
    叫嚣着这话霸气,不要惯着那群隔壁的。
    (大江苏,散装的,地域之争风气源远流长,深谙邻居市县的软肋。作者戴钢盔,狗头保命,调侃无恶意!)
    ……
    骂归骂,生活还得继续!
    每艘商船都要提前申请通航证书。
    不贵,一次就20两。大商号还可以申请无限次的,包年。
    苏州府派员,在环太湖的20多个码头长期驻扎,对接通航。
    每隔三天,或者是凑齐一支船队就出发。
    由官船领头护送,十分的贴心。
    隔三差五,就会遭遇一次“水匪”袭击。
    然后,双方隔着好几里一顿乱轰,水花四溅,死鱼飘满湖面,商人们看的紧张又兴奋。
    用李郁的话说,你得让人家觉得钱花的值!
    一定要会造势,让大家都相信这太湖不安全,必须要接受咱们的保护。
    黄文运不放心,悄悄询问了几次兵船是怎么回事。
    李郁轻描淡写的告诉他,就是漕帮的船,上面架了几门破烂虎蹲炮。
    商人们没见过世面,咋咋呼呼的。
    府尊你就放一百个心,安心的准备升官吧。
    每次提到升官,黄文运就满怀期待。
    漕运堵塞,他却办了一件大事。
    将两船税银,押送去了京城。
    无非是登陆江北多费了10天功夫,人力,马车,再换成漕船。
    户部已经穷疯了,不断地督促各省将钱粮押解入京。
    黄文运的这种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