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南衙十六卫的衙门,在长安城正北面的皇城以内,与好多朝廷的办公衙门毗邻。
方重勇被如狼似虎的金吾卫士卒带到这里以后,就被软禁在金吾卫衙门的某个签押房里。
不过他倒是一点都不慌,在来这里的路上,他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也大概猜到了自己为什么会被抓。
“没想到我们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在同一天内第二次见面啊。”
看到熟悉的面孔,方重勇感慨的叹息了一声。
这里的皇宫,包括大明宫和长安宫城,不包括基哥居住的兴庆宫。因为基哥只相信龙武军,不太相信成分复杂,来源庞杂,已经被各种势力渗透成筛子一样的金吾卫。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我父亲的一些亲信,依然在河西,掌控着一部分军政。
他对身边那位金吾卫的司戈摆了摆手,后者就当做他不存在一样,直接自顾自的转身离去,似乎不想管这样的事情。
但京兆府本身的快速反应能力很弱,本身并不掌握成建制的军队或者准军事部队,这便是史料中未记载的原因之一。也是京兆府尹当得很憋屈,十年换了十五个,中枢机构很多机构都能随时踩一脚,甚至很多权贵都不放在眼里的原因。
再留五百人分队巡逻皇城,这还没把固定守在城门附近的人算上。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金吾卫到底管不管长安除了皇城以外的治安呢?
答案是,既管理,又不管理。
想从这个人手里拿到自己想要的,还需要一些时间。
他以为自己贪得不行,然后其他人就都得跟他一样?
沙州商队那些钱,是能伸手拿的么?拿了会没人眼红么?拿了自己还能活蹦乱跳的回到长安么?
更可恶的是,方重勇一直在跟这位张衙内说实话,他就是一文钱都没拿,为什么就是没有人相信他是义务劳动了几年呢?
他觉得方重勇不放弃手中已经变成“不可兑换”状态的股份,实在是人之常情。
两边的人会不会干架?
会不会内讧?
职能重叠的情况下,京兆府的人巡街遇到了金吾卫的人,要怎么办?总不能说同一件事情两个机构同时来管吧?
吃过的菜又吃了多少?
类似问题其实都是未知之数,不能用仅仅用“吃了自助餐”来概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人平静说道。
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方重勇重新在河西当大官,便可以立刻兑现。所以死死咬住不肯交出来,其实也能理解。
“罢了,某知道你迟早是会说的。那么大的一笔财富,还是源源不断的,某相信这很诱人,你不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长安城内,金吾卫是需要负责巡街的,而京兆府衙门,亦是负责长安城内除了皇城、兴庆宫、大明宫以外地方的治安,甚至还包括郊外和周边州县。
所以这笔财富一定是以股份的形式,存在于沙州商队当中。
他有很多办法可以试一下,毕竟,他爹是左相嘛。如果方重勇实在是冥顽不灵,那就只能使出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办法了,他不想走到这一步。
这番话真的很坦诚,很直白,完全不加掩饰,算得上是掏心掏肺了。
此刻本应该在周边巡视的金吾卫们,就像是全都刚刚死了爹妈,不得不回去祭拜一样,鬼影子都看不到了。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
你拿一半的分红,这样也不会被沙州那些人给吞掉,不会白白损失掉。
现在郑叔清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因为金吾卫把衙门里的人算进去,满打满算只有一千人啊!当然了,还是比此时千牛卫的不到六百人要强一些!
类似情况就好比说让一个人去吃自助餐,你说他进去以后是吃了还是没有吃呢?
眼前之人,正是张守珪的长子,那位张衙内张献诚。坐在一张胡凳上看着自己。
以及一些耐心。
这公事里头夹杂着私利,看来是不好处理了啊。”
但是我有实力,或者说我父亲有。
换作是他,他也舍不得啊。
首先便是守卫皇宫,金吾卫士卒按“队”划分,在皇宫内外负责巡逻、警戒和换防。
舍不得这些钱,搞不好他都死在某一次出征上了,人死了还玩个屁,要那些身外之物做什么!
“呃,恕我直言,沙州商队,某在里面只是一个管理者和组织者,其实一文钱都不拿的,更没有什么股份。
这样对我们都好。
金吾卫有执法权,而没有“部署权”。
要不是因为他不拿钱,怎么可能每次带兵去杀人越货或者维护商路的时候,有那么多丘八都主动围在自己身边保护着。
我只要沙州商队的账本!
所以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于组织学,已经研究透彻了。
张献诚十分笃定的说道,自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