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盛唐挽歌 > 恰如新婚燕尔,锐评《长安十二时辰》

恰如新婚燕尔,锐评《长安十二时辰》

这种“带系统”的情况,所以便将镜头放在某个风景优美又诗情画意的下午即可。不必展示出主角在与癌症斗争的最后一刻,是怎样痛苦的哀嚎。
    那如同恶鬼一般丑陋的身躯,不是读者和观众老爷们想看的。
    观众老爷们心善,见不得血,打死的时候要拖远一点!
    读者与观众,其实就是晚唐五代的牙兵,而作者不过是类似无权无势的节度使罢了。节度使不能满足牙兵们日益旺盛的需求,牙兵们就要造反。
    好,继续回到小说的问题上。
    大部分读者,其实对于盛唐完全没什么概念,他们当中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新疆最大的山脉叫什么名字。
    如果作者要写盛唐风貌,那么何为盛唐风貌?连这个答案都不知道,又怎么表述呢?
    就好比有个人问:什么是现代中国的风貌?
    是上海浦东的高楼大厦,还是湘西的竹楼?写这么一本书,要不要“转场”?
    答案我不说,但是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答案。
    大唐的风貌是长安城里那点事?还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说的“大唐驿道发达,每隔30里有一驿站”这样稍有逻辑的人都能看出的胡说八道?
    大唐的东北、西北、江南、两京,都各有特色,都是大唐风貌,怎么就长安是大唐了?其他地方就没风貌?还是不值得去写?
    《长安30k里》拍出来为什么有人骂?其实这里头都是些朴素的情感在宣泄,该讲的故事没讲好,还不许观众骂一下?
    说到这里,问题又回到《长安十二时辰》这里,这本书聪明的地方在于,只把场景聚焦在长安,它也不用写三四百万字,当然可以不转场,那么其他盛唐文要不要转场?
    要转场的话,转到新的地方,城池长什么样?当地有什么特色,什么背景?山川地理,人文风貌如何?需要花多少笔墨?
    读者老爷们对此都是不知道的,可能连那个地点在唐代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作者当然可以乱编一个,可是……编的就是编的啊,它和历史上的真正模样,一定是天差地别。读者虽然不一定能知道你是编的,但他们一定能感觉出不对劲不对味。
    这是历史文作者,所逃不出的“摄像框诅咒”。
    不转场,剧情和篇幅不够;转场,背景描写与剧情冲突的比例不好协调。
    换做是你,怎么写?
    昨天有读者跟我说起《长安十二时辰》这本书,这篇就是我给他的回答:
    任何人都可以让自己一辈子都沉浸在初恋的快乐之中,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