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盛唐挽歌 > 第653章 run running run

第653章 run running run

重勇将手中的书信放下,疑惑问道。
    副将面有难色,他的建议是跑,跑到会稽,在那边布防后,可以且战且退。
    本来可以美美的吃一顿饺子,一口气把袁晁的贼军一网打尽。现在只能吃半顿饺子,还不得不留一半贼军慢慢清缴。
    顺便以绝对优势兵力,将杭州城彻底拿下,以解除后顾之忧!
    这还是因为担心沟通不畅而安排的。
    与此同时,他还派人去了一趟湖州,要求其弟袁瑛,停止进攻常州,撤回来稳固湖州防线。袁瑛那边都是“嫡系人马”,还算是遵守军令。但苏州那边的义军,一听说要他们撤到杭州郊外,便彻底炸锅了。
    ……
    正当袁晁暗暗思考对策之时,大营北面有一骑飞驰而来,卷起了大量尘土。
    这下,方重勇实在是没办法围剿此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
    余杭的义军,并不知道官军已经杀到盐官那边来了。所以同样的,等会交战的时候,那边的兵马也不会增援。
    “大帅,不如跑吧,您还有五百骑兵精锐可以用,逃到会稽足够了。”
    简单来说,就是杭州以北,太湖以东的区域,贼军都走了个七七八八。
    看到刘展送来的战报,方重勇忍不住一阵唏嘘。
    袁晁或许有几分能力,但他显然不具备在关键时刻凝聚人心的人格魅力。
    但是很无奈,贼寇南逃了。混乱的基本面在这里摆着。
    他第一次有了或许到自己晚年,也未必能一统天下的忧虑。
    这支军队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没办法做到如臂指使。
    那是会稽的方向。
    军粮就是要挟钳制部曲听话的重要“武器”,苏州那边的义军拿不到粮秣,怎么维持自身呢?袁晁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副将一脸为难的说道。
    “围歼湖州贼军不成问题,只是,此番虽胜犹败,令人惋惜。”
    出于对战局的忧虑,义军领袖袁晁下令,围攻苏州的义军,迅速撤到杭州郊外。
    袁晁大喊道。
    袁晁心中一紧,他就知道,官军会进行战略反击的。
    副将无言以对,人心这种东西很奇妙。
    但现在这情况,这条建议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方重勇长叹一声。
    如何在走得稳的情况下走得快,很难有标准答案。
    元载长叹一声说道。
    副将小声建议道。
    还有一部分人,察觉到袁晁的情况不太美妙,选择北上常州,直接投靠了官军。
    方重勇原本以为方清的人马会来江东跟袁晁汇合,然后一起攻城略地。
    “下官这便去传令。”
    方重勇没有矫情,当机立断决定提前收网。
    外面一道闪电划过夜空,扬州城就好像一座孤岛,矗立于海岸。除了这里以外,到处都是水的世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贼寇的生命力会变得极为强悍。
    “反贼方清,居然跑了!”
    不过袁晁一时激动,似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草绘的地图。斥候将哪座城内没有发现贼军,都标注了出来。
    在攻势如潮的时候,这些人都知道,不卖力就会死,只有拼下去才有活路。
    “袁大帅,要不要把这些人抓回来?”
    “可惜了,人算不如天算。”
    这些“义军”的军官,素质也很令人捉急。
    保甲连坐这种东西,方重勇其实是比较反感的,毕竟限制了经济活力,无端制造了社会恐怖情绪。
    元载将一个细竹筒递给方重勇,上面的火漆还在。
    未来,只能更多的采用政治手腕,用怀柔政策,去解决这些所谓的“义军”了。
    方重勇给刘晏写了封回信,让他放开手脚收税,反正善缘山庄还空得很,多抓些人劳改也不错。
    围攻苏州的义军,在不接到袁晁的命令之前,还能表面上组织起来。状态虽然懒散,但好歹还是听指挥的。
    但袁晁似乎忘记了一点:这些义军,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是在田里刨食的农夫。并不是从小就参加军事训练的所谓“良家子”。
    “大帅,江南富庶,民间,还是很多粮秣的。”
    在逃亡的过程中,贼军数量肯定会大量减少。然后逐步被官军逼退到台州、温州等地。那边山多,地形也很复杂。
    但是常州那边的贼军还没有动。
    袁晁爆喝一声!“得令!”
    看到有队伍陆陆续续抵达杭州,又听说了苏州那边的乱象,袁晁立刻意识到:如今大事不妙了!他的命令,原本只是想让围攻苏州的队伍退到杭州来修整。
    不同的队伍有不同的想法,各行其是,根本就不听其他军官的指挥。
    是啊,义军在杭州附近的兵马,虽然有五万人,但是兵力分散在了三处。
    简单点说,就是目前已经无法完成对敌军大部的战略包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