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197章 大明的奢侈品

第197章 大明的奢侈品

    看着周皇后离去的美妙背影,崇祯无奈的甩了甩头。
    穿越前他在网上浏览过很多帖子,内容是如果有一天穿越回古代,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挣大钱。
    跟帖的人有很多,答案也千奇百怪。
    点赞和浏览最高的帖子上记载了四种东西:细盐,肥皂,玻璃和白糖。
    前段时间建奴还未入关时,他再次想起了这个话题,灵光一闪想到了如何挣富人的钱。
    万万没想到啊!
    大明朝的东西竟然如此丰富...
    肥皂,有了!玻璃,有了!白糖,也有了!
    肥皂又称猪胰子。
    制作使用肥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有记载,将猪的胰腺洗净,研磨城粥状后加入豆粉、香料。
    混合干燥后便成为可以洗涤的澡豆。
    制作玻璃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明代的玻璃不但在国内畅销,甚至随着海船运往番邦外国进行售卖。
    而白糖,在明代中期也有了!
    他的希望也只能放在细盐上面。
    不过,肥皂还可以再试试。
    虽然古人的肥皂和现代的肥皂用途一样,但东西却不同。
    崇祯抬起头,对门外的小太监吩咐道:“来人,让李若琏来一趟。”
    不多时,李若琏身穿戎装走了进来。
    他身上的担子十分沉重。
    不但要收集各地的情报,铲除内奸;还要负责招募、训练锦衣卫。
    此时的他刚刚操练完毕,得到消息后便迅速赶了回来。
    “陛下!”李若琏抱拳拱手。
    崇祯看着李若琏愈发黝黑的面庞,心里很是欣慰。
    大明朝不缺有能力且忠诚的人,缺的是信任和契机。
    “尝尝盒子里的东西。”崇祯面带笑意的吩咐道。
    李若琏没有任何犹豫,拿起盒子打开后捏了一把直接放进了嘴里。
    “别...”崇祯想阻拦时已经迟了。
    李若琏强忍着咸味将细盐咽了下去后忙问:“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你...吃的太多了。”崇祯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李若琏也太忠诚了,问都不问直接抓了往下咽。按照他的定价计划,那一把盐至少几钱银子。
    哎!
    李若琏咸的有些难受,吞了几次口水后才再次拱手:“陛下刚才让臣吃的是盐吗?”
    “嗯,此盐名为细盐,你觉得这细盐味道如何?”
    “此乃上上品。”
    “那你认为细盐能卖多少钱?”
    李若琏认真的想了想。
    大明不同地区盐价不同,江南一带每斤盐价格约为十到二十文,京师每斤盐约为五到十文左右(北京附近有晒盐场)。
    至于内陆地区的食盐价格,完全看当地商人的脸色,听闻陕西一斤盐的价格飙升到了九十文。
    简直是暴利!
    考虑到这种细盐的品相和味道比内廷的盐还要好,李若琏思考再三后说出了价格:“陛下,臣以为细盐能卖到二百文到五百文之间!”
    崇祯淡淡一笑:“李指挥使胆子太小了,往大了想!”
    李若琏有点尴尬...
    他以为自己胆子够大了,没想到与皇帝的预期相差甚远。
    “半...半钱银子?”李若琏犹豫道。
    明代一两银子理论上能兑换一千文钱,但是在银本位的影响下,一两银子有时能兑换一千五百文,两千文,甚至更多。
    崇祯不打算让李若琏继续猜了,他开口说道:“一两银子能买一两细盐。”
    “啊?”李若琏惊声失色,“这...就算细盐再好,卖这么贵,谁...谁买啊?”
    崇祯淡淡一笑:“所以朕让你来就是为了商议此时。”
    “臣...愚钝!”李若琏直接放弃了。
    领兵打仗,抓人搞情报是他擅长的领域,高价卖盐...他实在没有办法。
    崇祯再次笑道:“你先去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在京师繁华地带买一件铺面,牌匾上写周商二字。在锦衣卫中挑选两三个精明能干之人,扮成伙计卖东西。”
    “此地既是商铺,也可以成为锦衣卫的秘密联络点。”
    “周皇后负责提供货物,你们负责卖,售卖所获得的钱财全都归周皇后所有。”
    李若琏重重的点头称是。
    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别说铺面了,哪怕皇帝想买一整条街他也能轻而易举的办到。人手更好说,新招募的锦衣卫就有擅长此道的人才。
    “第二件事你先记在心里,等建奴退兵后第一时间安排下去。”
    “遵旨。”
    “等建奴退兵后,你在与蒙古人互市的地方再开一间铺面,让蒙古和建奴商人都品尝一下细盐的味道。然后以细盐为引,通过这些商人买卖建奴和蒙古人的情报。”
    李若琏点头的同时脑袋还是晕乎乎的,道理他都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