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上官嫣然这一句如同黑夜里点亮空的闪电,宁淳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仰躺在椅子上,满面笑容的完颜宗泽表情顿时僵住。
杨为先等人露出诧异的神色。
上官云,柳青,萧统等大臣则一喜。
尽管他们不清楚这首诗作是否能稳稳压住张昌泽的诗作。
但此关头还有人敢于亮出来,至少证明他自己是有信心的。
宁淳立刻给身前宦官一个眼神。
宦官忙越过锦布,将纸条取了过来,交到宁淳手郑
深深吸口气,宁淳如同赌桌上开牌前的赌徒。
徐徐展开纸条,一首诗映人眼睛。
只读邻一句,他便明白大宁这次赢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宁淳一字一顿念出。
声声入耳,张昌泽脸色变得煞白,得意的劲烟消云散,似乎成了一只落汤鸡。
众多大宁才子佳人送了诗,多多少少有与他水平相近的,也有略微高那么一点的。
但他一番胡搅蛮缠,总能不让自己的诗作落于下风,毕竟差距不是很大。
可此诗一出,颇有谁与争锋的霸气。
饶是他厚颜无耻,也不能这首诗比不过他了。
完颜宗泽虽是女真人,但在张昌泽的影响下,对大宁文化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两首诗的高下,即便他也能分辨的出了,可见悬殊太大。
不过,他没有责怪张昌泽,反而安慰道,“罢了,罢了,输了就输了,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他野心极大,所以广收具备才干之人。
若因此事而恼怒,反而坏了他的名声。
此时彰显大度,反而能让一些大宁臣子暗中赞他宽厚仁慈,从而方便今后笼络。
他完颜宗泽可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
“好诗,好诗啊。”
“没想到我大宁竟然有如此人才。”
“岂止是好诗,简直是千古绝句。”
“……”
相对女真人,大宁君臣无人不高声赞叹。
即便杨为先等人,心里虽然不喜,但却也服气。
平日里他们喜好吟诗作赋,得一首佳句便如得至宝。
毫无疑问,这首诗便是真材实料的宝藏之诗。
宁淳笑的合不拢嘴,他观察完颜宗泽的表情,对方基本上是认认输了。
这时他命上官嫣然从锦布一边过来,问道,“上官姑娘,这位王昌龄身在何处,朕要重重赏他。”
上官嫣然转向宁安,正想是东海王给她的纸条。
但见宁安轻轻摇头,她把就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道,“回皇上,这位王昌龄公子神龙见首不见尾,民女有没有见到,他只是留下一张纸条便走了。”
宁淳顿觉可惜,他是真想见识见识这位王昌龄。
“看来这位王昌龄是位不求功名的高人逸士。”宁淳道。
他让上官嫣然回去,对完颜宗泽道,“三道难题,我大宁解出其中两道,承让了,只望大王能言而守信。”
完颜宗泽表面上风轻云淡,但很不甘心什么都没拿到,便与大宁休兵。
可愿赌服输,他也不能打自己的脸,接下来只能再想法子。
故作潇洒之态,他道:“当然。”
宁淳大悦。
自探查到完颜宗泽带三道难题而来,他便令上官云精心筹备。
整个过程虽然惊心动魄,险象环生,但他终究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为了自己的英明决定感到自傲。
又与完颜宗泽客套了几句,宁淳宣布诗会结束。
一面令三皇子送完颜宗泽一行回去,一面他与嫔妃们起驾回宫。
还未出梨园,他忽然想起一事,令人去叫宁安。
这时,宁安已经与冷铁等王府护卫汇合。
柳青把他带来的时候,冷铁便跟来了。
后来他去见萧皇后,因为醉酒乱钻帐篷,冷铁没找到他。
这时,终于又与他相遇。
得了宁淳的口谕,宁安只能过去。
宁淳因赢了比试,见到宁安时微露笑容,问道,“朕过谁助朕赢了比试,便重重有赏,你想要什么?”
宁安暗喜。
这次梨园诗会,他的白酒宣传出去了,他竟然还有赏赐。
而他倒真的有件事需要这位帝王帮衬。
想了想,他道,“父皇,儿臣只喜欢制茶酿酒这些匠艺,就怕有人眼红来抢,如今儿臣势单力薄,若是父皇下个旨意,震慑宵,便是对儿臣的赏赐了。”
宁淳听了,微微不喜。
一个皇子鼓捣这些下贱活计,传出去总是让皇家面上无光。
但想到若不是这位嫡子鼓捣的白酒,他便要给金国“赏赐”,那就不仅仅是丢皇家的脸了,也在丢大宁的脸。
而且比起以前,东海王鼓捣这些虽不雅致,但也比他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