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府。
柳陈氏正在安慰自己的妹妹,神色哀戚。
自从她那位妹夫入狱,她这位妹妹便整日以泪洗面。
她们的父亲端国公早两年去世,长兄继承了爵位。
但这位哥哥为权,才学平庸,从来不愿意招惹是非,坐吃山空。
自己妹夫的事,他也是能躲就躲。
因此,他这位妹妹只能找她帮忙。
忠勇侯柳青也在,他一筹莫展,安慰道,“明锦一定是清白的,只要此案查个水落石出,明锦便能官复原职。”
杜陈氏悲声道,“可是我听萧中书似乎不愿意理会这件事,若是如此,谁又能为明锦伸冤?”
柳青的脸色沉了下来。
杜陈氏终究是个妇道人家,不清楚朝堂上的是非,认为他们同为关陇贵族,萧统理应帮他们。
实际上,他和杜明锦早就对萧统不满。
二人认为,身为王臣,当为国效力,忠于子。
而萧统心思则更多用在为自己谋取私利。
为此,他甚至能抛弃自己的外孙,扶持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的三皇子。
所以,如今表面上他们还客套。
但事实上,他们与上官云既不属于太子一系,也不属于三皇子一系。
他们只是在做一个朝臣应该做的事情,向大宁皇家尽忠。
“还有一个人或许能帮忙。”犹豫了下,柳青道。
“谁?”杜陈氏露出惊喜的神色。
“上官云。”柳青艰难出这个名字,他是真的不想与上官云打交道。
但这件事关乎妹夫的清白,他不能不放下成见。
上官云身为三宰之一,在朝堂上话有一定的分量。
而且上官云是文官,比文官那套比他熟惯。
柳陈氏深深看了眼自己的夫君,有些心疼。
若是平日,他定不会让夫君违逆本心去求上官云。
可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杜陈氏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擦着眼泪向柳青躬身行了一礼。
对于柳青与上官云的恩怨,她也有所耳闻,道,“如此,就难为姐夫了。”
“不必如此。”柳青挥了挥手,令人取来纸笔,写了张名帖让管家送到上官云府邸,待明日前往拜访。
管家离去,不久便折返了回来,一脸古怪对柳青道,“侯爷,的半路上遇到上官侍中的马车了,上官侍中似乎喝醉了,他的孙女将他叫醒之后,他吩咐让我们去找东海王,不必找他,他自己也没有头绪。”
“东海王?”柳青怔了怔,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回过神来,他又以为上官云是不想帮他,所以在故意为难他。
这个东海王近来是不闯祸了,还在梨园漏了脸。
但这就能抹去他以前犯下的种种恶行吗?
再者,就算不计较他的过往,东海王又能在此事上有什么高见?
如果他如此聪明,怎么会从太子沦为东海王。
让他去找东海王查此案,简直同他玩笑一样。
这时,柳陈氏已经拉着妹妹回房体己话了。
如果杜陈氏还在,想必她又要大哭一场了。
想到这,柳青忽然一阵烦躁。
他答应了杜陈氏,偏偏此事又出了岔子,这当如何是好?
门外。
柳湘云正在偷听,她的身边还有一对与她年纪相仿的人,一个少年,一个少女。
见屋里没了动静,柳湘云悄悄招了招手,示意二人跟她走。
回到闺房,柳湘云叹了口气,“我爹这趟是白忙了,他去找上官云就已经拉下脸面了,不可能再拉下脸去找东海王。”
闻言,少年和少女对视一眼,露出焦急的神色。
少年道,“姨丈去找东海王也没有啊,整个京师谁不知道东海王又蠢又坏。”
少女眼眶微红,“若是让娘亲知道了,她又要哭一整夜了。”
柳湘云听了,突然出手,弹了少年一个脑瓜崩。
因为少年把东海王宁安的那么难听,她竟然有些生气。
少年“哎呦”一声,怒道,“你打我干什么。”
“你像个猪头,不打你打谁。”柳湘云叉着腰,“上官侍中这么了,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且东海王可不像你的一样……”
到这,她想起梨园的帐篷里,东海王宁安与她相对,低语讲着武侠故事,不由脸色微红。
“我可是亲眼见过东海王作恶。”少年还是不服气。
柳湘云重重哼了声,“那我就没办法了,你那么厉害,你去把你爹救出来。”
罢,她转身要走。
“姐姐,我信你。”少女终于哭了出来。
现在家中没了主心骨,她浑然没了主意。
只要有一丝希望把她的父亲救出来,她都想试一试。
柳湘云见少女哭的梨花带雨,心软了下来。
少女的名字叫杜如月,少年的名字叫杜如初,二人是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