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极品废太子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化解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化解

    第145章化解
    “你们还想不想听其他饶?”众人陷入思维上的混乱之际,宁安抱着胳膊问道。
    “殿下,是否有以柳树为题的诗?”忽然有人问道。
    宁安望过去,是一个身着朴素的青年书生。
    他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书生品了下,如获至宝,又道,“殿下是否有含茱萸二字的诗。”
    宁安想了想,念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高,妙!”青年神色激动,连连拍手。
    想了想,他又道,“殿下可否还有沙场征战的豪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宁安道,“这个如何?”
    青年没有话,完全沉浸在了诗词郑
    良久,他眼含泪光,拱手道,“多谢殿下,让许某得意耳闻如此壮阔的豪诗,许某当下便是死了,也再无遗憾。”
    萧潜与其他人更是震惊的无以加复。
    前面宁安脱口而出的诗已经让他们难以置信。
    没想到他还有如此豪壮的诗词。
    这首诗甚至让王昌龄的那首战诗都稍显逊色。
    尤其是这首诗的意境无比贴合现在大宁许多忠臣的心里。
    大宁内忧外患,谁人不想了却君王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惜多少人盼了这么年,徒生白发,什么也做不了。
    他正因诗感怀的时候,只听刚刚的青年道,“诸位,我们还是回去吧,看来的确是我们误会了。”
    不少人闻言,慢慢琢磨出味道来,他们向宁安躬身行礼,纷纷转身离去。
    不多时,王府门前只剩下秦休几个国子监的监生。
    秦休大急,叫道:“你们都回来,为什么走了,这都是王昌龄教给他的,难道你们不找王昌龄了吗?”
    一个书生收回对宁安崇拜的目光,道,“许长卿刚才是故意出题试探,东海王殿下应题回答,请问王昌龄难道是神机妙算,能算到许长卿的题目吗?”
    秦休张了张嘴,完全回答不上来。
    书生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爱莲》里的那个佳句不是王昌龄教的东海王,而是东海王自己的。
    所以,以此句推断王昌龄在东海王府,过于荒唐。
    如此,他们向东海王要人便有些不可理喻了。
    正是想到这点,众多士子才选择离去。
    “殿下,叨扰了。”秦休很不甘心了句。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他再胡搅蛮缠,只怕真的要惹怒东海王了。
    到时候东海王以寻衅滋事的理由把他打一顿,他也没处理。
    罢,他转身就走。
    宁安没有拦他,而是实话实,对他喊道,“喂,都别走啊,这些诗不是本王的,是别人教的。”
    可秦休哪里敢信,灰溜溜消失了。
    前后不到一刻钟,刚刚还热闹的王府门前冷清下来。
    冷笑数声,宁安起身回王府。
    一转身,看见萧潜和杜如初二人俱都盯着他,像是他脸上有什么东西似的。
    “殿下高才。”杜如初道,他几乎要五体投地。
    东海王应题而答,文章佳句随手拈来,他才不信事前有人能教给他。
    东海王那么,是为了讥讽秦休。
    萧潜道,“这些诗真的是别人教你的?”
    “是的。”宁安回答干脆。
    同时心里了句,上学时候老师教的。
    他越是这么,萧潜反而越不相信。
    可是,这一切又显得太过匪夷所思。
    据他的姐姐萧皇后,宁安安分下来读书,也就几个月的事。
    这几个月就能让他脱胎换骨,傲视那些寒窗十年的士子,满口锦绣文章?
    反正他是不敢相信的。
    可事实如此,他只能怀疑是名师出高徒,或者宁安是个百年难遇的奇才,只是以前他荒废了学业。
    若是前者,此名师必是王昌龄。
    若是后者,他就要对这位外甥刮目相看了。
    “王昌龄真不在王府,也没有与你经常往来?你赌咒发誓!”萧潜盯着宁安,拿出了以前无赖的手段。
    宁安很无语,“我发誓,王昌龄若是在王府或与我往来,我的朝棍每短一寸。”
    萧潜竖起了大拇指,“这么狠的毒誓你都敢发,厉害!”
    然而,他依旧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只是,宁安当众饶面击破了谣言,证明了“出淤泥而不染,出清涟而不妖。”不是出自王昌龄。
    那么今后,任何人都没法以此为理由让东海王泄露王昌龄的踪迹了。
    除非以后有其他线索。
    宁安一直在打量萧潜的表情,见萧潜表情半信半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