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

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

    第49章给老朱父子上课
    “臣,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朱元璋很是好奇:“哦?你主动来找咱倒是少见,可是有事?”
    陈景恪将写好的关于宝钞的奏疏双手举起:
    “臣此次出宫无意中得知了一些宝钞的情况,故斗胆上书一封,请陛下一观。”
    正常来说奏疏是要先递给内阁,他们翻阅之后再呈送到皇帝手里。
    但陈景恪是近臣,本就拥有上达天听的资格。
    且朱元璋也并不反对臣子越级给他奏事,更是少有的鼓励百姓告御状的天子。
    所以他这样上奏疏并不违规。
    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看过奏疏的内容,他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道:
    “你所说之事咱亦知晓,咱已经命官吏尽量向百姓解释,只是他们心中依然存有顾虑。”
    “不过咱相信,时间长了他们定然能接受的。”
    陈景恪默然,他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看待此事。
    不过想想也正常,老朱不是文过饰非的人,如果觉得自己的政策有问题,肯定会改。
    之所以还坚持使用宝钞,是真的相信这东西好用。
    眼下只是老百姓还不习惯,属于改革的阵痛期。
    等过上一些年,百姓习惯了,自然就没问题了。
    但,别的政策或许如此,货币完全是另一种东西啊。
    朱元璋看出了他的想法,皱眉道:“怎么,你有不同看法?”
    陈景恪并没有回答,而是道:“臣最近读史书偶有感悟,想请陛下指点,不知陛下可能拨冗一听。”
    朱元璋眉头一挑,饶有兴趣的道:“哦,伱要给咱讲课?”
    陈景恪并没有否认,只是道:“请陛下准许。”
    朱元璋真觉得挺意外的,这小子平日里很低调。
    今天竟然主动要讲东西,稀罕。
    朱标也差不多,以前他会觉得陈景恪猖狂……嗯,现在也觉得狂妄。
    不同的是,他已经认可了陈景恪的能力。
    所以也很好奇,陈景恪要讲什么东西。
    朱元璋挥手让侍者全部离开,才说道:“好,你说。要是说的不好,别怪咱惩罚你。”
    陈景恪拱了拱手,说道:“远古时期,并没有钱,人们交易只能以物易物。”
    朱元璋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陈景恪就是要讲‘钱’的历史。
    莫非他能解决宝钞的问题?
    想到这里,他不禁集中了精神。
    朱标也不禁期待起来。
    上次陈景恪讲了一次史,解决了科举的很多隐患,还弄出了内阁制。
    这次不知道又会提出什么建议。
    “但以物易物非常不方便,比如一个人想用粮食换一只羊,可是有羊的人想要布,有布的人想要鱼。”
    “这个人就只能先去换鱼,再用鱼换布,最后用布换羊。”
    “交易的过程可以说非常的繁琐,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交易失败。”
    “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东西来充当中间的媒介,于是‘钱’就诞生了。”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钱是这么来的。
    其实陈景恪讲的东西并不复杂,在读书的时候,他们也看到过相关记载。
    只是从来没有想过将这些零碎信息串联起来。
    陈景恪做到了,就是能力的体现。
    这小子有狂的资本。
    朱元璋眼睛里露出欣赏之意。
    很多人以为他讨厌狂徒,其实并不是,他只是讨厌没本事还清高的人。
    本事的人骄傲,他会认为很正常。
    当然了,前提是这个人愿意为朝廷所用。
    不愿意为国为民效力,还整天秀存在感,他绝对不会惯着。
    陈景恪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且愿意为朝廷所用。
    朱元璋自然愿意给予他更多的宽容和欣赏。
    “但是该用什么东西来充当这个媒介呢?有人用特殊烧制陶片,有人用某种动物的骨头……”
    “中原地区远离大海,贝壳是很稀有的东西,慢慢的贝就成了‘钱’。”
    “所以许多和‘钱’有关的字,都是贝字部首,比如财、贵、贱、贼、赚等等。”
    父子俩再次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朱元璋更是开口道:“你不说咱还没注意,竟真是如此,长见识了。”
    朱标亦点头认同。
    陈景恪谦虚的道:“一点浅见,陛下谬赞了。”
    “但是贝壳易碎,携带和储存都不方便。”
    “还有很多人并不认可贝壳,这东西不能吃又不能用,凭什么换走我辛苦劳动得来的果实?”
    “人们需要一种更好的媒介来充当钱。”
    “恰好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铜……于是铜就成了钱。”
    这时,陈景恪忽然问道:“陛下、太子殿下,你们可知为何铜能成为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