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

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

  早晚会将主意,打到中南半岛上面。
    就算他想不到,自己再找机会提醒也不迟。
    反正以现在大明的情况,就算提了暂时也没办法南征,不耽误这一时半会儿的。
    还有个原因是,这事儿真不急。
    大明至少还有几十年时间做准备,南征的机会多的是。
    现在,先留出时间,让朱元璋去证实温寒变的真实性。
    接着,陈景恪又讲了一些小冰河期的气候特点。
    着重强调了,这个时期的气候是如何恶劣,生存是如何困难。
    并且还拿东汉末年做类比。
    从表情就能看得出,朱元璋内心非常沉重。
    眼看讲的差不多了,陈景恪就果断结束了今天的讲课。
    朱元璋又问了好几个问题,才终于起身离开。
    在走之前,还警告两人:“不要讲此事告诉任何人。”
    陈景恪自然不会乱说。
    朱雄英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保证不会透露半个字出去。
    ——
    回到自己的寝宫,朱元璋对孙福说道:
    “将伺候太孙的那几个人……嗯,全部送去凤阳守皇陵吧。”
    孙福连忙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元璋没有再说什么,他本来想将这几个人全杀了灭口的。
    但想想又觉得没必要。
    温寒变之事,如果是假的,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如果是真的,早晚都要公开。
    只有公开,朝廷才能名正言顺的做准备。
    只是在朝廷做好准备之前,暂时不宜公开罢了。
    当然,杀了也没关系,就是几个奴仆而已。
    只是乱杀人会让周围人不安,积累的恐惧多了,容易生变。
    且这是伺候朱雄英的仆人,他也不想轻易见血,怕不吉利。
    所以,才改口将这些人送到凤阳守祖坟。
    这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随口处理完,就转而思考起今天陈景恪说的话。
    首先黄河之事是证据确凿的,是选择阵痛,还是选择长痛?
    他个人是倾向于短痛的,可这么大的事情,就算他是朱元璋,也不可能一言而决。
    怎么说服群臣是个很大的问题。
    就算说服了,怎么改道也是个大问题。
    至于温寒变,这个问题眼下还不重要。
    但也不能不管。
    还是那句话,陈景恪一直以来的表现,让他积累的足够的信誉。
    就算如此荒谬的推断,朱元璋也不敢直接断定就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呢?万一呢?
    眼下就是最佳布局的时机。
    如果错过了,那后面就只能硬抗。
    想想汉末三国时的情况,他对大明熬过寒冷期不抱任何希望。
    提前布局,或许还有一些希望。
    但问题就在于,万一这个推断不成立,温寒变并不存在。
    那他做的所有准备,都是劳民伤财。
    所以还是要想办法,来证实这个猜测。
    脑子一团乱麻,如果标儿在就好了,还能和他商量一下。
    要不叫他回来?
    不成不成,朱元璋马上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温寒变就算是真的,大明还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眼下宝钞最重要。
    不过虽然朱标不在,他还是有一个人可做商量的。
    那就是马皇后。
    想到自己的贤内助,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坤宁宫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