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

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

    第143章活的功漕神
    “嘿嘿……”陈景恪信心满满的道:
    “大明的未来,定将远迈汉唐。”
    他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在汉唐之时,这些地方要么还未纳入中原王朝,要么还只是羁縻地。”
    “而现在,这些地方尽皆为大明国土,湖广亦成为富庶之地。”
    “大明立国就有六千余万人口,超过唐朝巅峰时期……”
    “再有数百年积累的经验和生产力……我们现在就是踩在先辈的肩膀之上。”
    “若还无法超越汉唐,那也太愧对华夏列祖列宗了。”
    此情此景,朱标也被他说的热血沸腾,大笑道:
    “哈哈,景恪好志气。”
    “我等后人定然要开创远迈先辈的功绩,如此才能对得起他们。”
    随行人员听到马车里的动静,都诧异不已。
    不知道什么事情,让太子殿下如此失态。
    开创远超历代的功业?
    太子殿下果然志向高远、胸怀四海啊。
    朱标很快就冷静下来,继续方才的话题:
    “你刚才说,走一步看两步。”
    “第一步应当是迁都洛阳,第二步是什么?”
    陈景恪用笔在北平画了个圈:“重点建设北平,甚至可以将这里当做陪都来打造。”
    朱标不解的道:“为何?”
    陈景恪依照地形一一为他讲解:
    “北部战线离我们太远,想要更好的经营,就需要一个支撑点。”
    “为北方提供粮草、物资等等各方面的支持。”
    “北平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最适合做支撑点的地方。”
    “首先它脚下是一片巨大的平原,足以承载巨量人口。”
    “交通也非常便利,有发展经济的条件。”
    “其次,它的北方就是燕山山脉,既是抵御北方外敌的防线,也是主动出击的桥头堡。”
    “对中原王朝来说,燕山就是生死线,绝不容有失。”
    “再次,就是辽东,未来朝廷经营辽东也需要一个大后方……”
    “有了北平作为支撑点,可以强化朝廷对辽东的掌握。”
    “如此才有机会,彻底消化辽东。”
    “最后,就是渤海湾,这里太适合发展海军了……”
    “如果大明有一支无敌海军……”
    陈景恪接连画了七八条线,都是从渤海湾出发,抵达各个地方。
    “高丽、辽东、倭国……乃至更北方的国家,都将处在我们的打击范围内。”
    朱标也不禁连连点头,确实如此。
    他更重视的是辽东,如果在渤海湾有一支强大水师,就可以直接震慑辽东。
    不论是出兵,还是运送粮草,都将更加灵活。
    虽然安全性不如陆路,但胜在迅速便捷。
    “还有倭寇,总数加起来也就几千人。”
    “可我大明堂堂天朝上国,竟然被他们打的闭关锁国。”
    “将沿海百姓,从赖以生存的家园迁走。”
    朱标很是尴尬,强行解释道:“此举也不全是因为倭寇,也是为了剿灭张士诚残部。”
    陈景恪只是笑了笑没反驳。
    什么张士诚残部,大明都一统天下多少年了,就算当年有,这会儿也早就死心了。
    不过也不能总是揭老朱的短不是,只能装作就是如此。
    他再次拿起笔,在北平北部画了个半圆:
    “北平打造好,就可以辐射这一大片区域……”
    “大明将从被动变成主动。”
    “我们想开战,这片区域内的敌人,都将成为打击的对象。”
    “若我们想防守,就可以收缩兵力,依托燕山关隘抵挡。”
    “有北平这个战略支撑点在,大明就可以无限和敌人打消耗战。”
    “就算不能一次性打垮他们,也能慢慢拖垮他们。”
    “而如果没有北平,想要达成这样的战略目标,就需要花费数倍的代价。”
    将北平作为陪都,大明将获得一块富庶的战略要地。
    既能盘活整个东北方向的局势,又能减少对国力的消耗。
    可谓是一举多得。
    朱标看着这张画满线条的地图,许久才赞道:
    “景恪胸中之沟壑,今日我总算窥探到一些了。”
    “若大明真能完成这番布局,功业就可比肩汉唐了。”
    陈景恪轻呼一口长气,谦虚的道:
    “殿下过奖了,不过是一些妄想罢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朱标说道:“帮助很大,让我对天下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未来的规划也有了许多新的想法。”
    “咱们先去洛阳实地考察,看看这里能不能作为新都。”
    “至于北平的计划吗……先将迁都之事完成再做也不迟。”
    朱标此行并不是返回应天,而是去考察洛阳。
    此举自然是和朱元璋沟通过的。
    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