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61章 咱当年也是个乞丐头

第161章 咱当年也是个乞丐头

  “如果设立乡衙门,朝廷就要多出几百万贯的支出啊。”
    陈景恪说道:“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朱元璋缓缓点头,确实很值。
    每年多支出几百万贯,就能将手伸向乡村,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且一旦这个制度成熟,每年能为朝廷创造的收入,恐怕都不止几百万贯。
    一个衙门怎么为朝廷创造收入?
    别的不说,仅仅是赋税一项就足够了。
    以前皇权不下县,地方上具体有多少亩地都无法统计上来。
    哪些人隐瞒土地不上税,朝廷也不知道。
    有了乡衙门,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随便查出点被隐没的土地,都够养活这些乡官的了。
    陈景恪说道:“其实也可以不用花朝廷一分钱,给乡衙门划几百亩职田。”
    “官吏的俸禄、衙门的经费,全都从职田出。”
    一个乡划出来几百亩地当职田,说起来也确实不多。
    但……
    朱元璋连连摇头:“太多了太多了,几百亩田一年的产出,都够一个县衙使用了。”
    “乡衙门岂能给如此多的俸禄。”
    陈景恪很是无语,洪武年间的俸禄,不提也罢。
    他早就想和朱元璋说说这个事儿了,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既然谈到这里了,就好好说道说道吧。
    别管能不能说服他,至少先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一次不行就两次,实在不行就只能等,朱标或者朱雄英掌权再说了。
    “陛下,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乡衙门的俸禄太高。”
    “而是县衙府衙布政司衙门,乃至百官的俸禄太低了。”
    朱元璋脸一黑,道:“你想说咱苛待百官?”
    如果是刚进入皇宫那会儿,陈景恪已经吓的腿发软了。
    现在吗,习惯了。
    “陛下,咱们说好的不生气。”
    朱元璋问道:“咱生气了?乖孙,伱给咱评评理,咱生气了吗?”
    朱雄英重重点头,道:“没有,皇爷爷怎么会生气呢。”
    “景恪你不要瞎说,皇爷爷就是脸突然变黑了,并没有生气。”
    朱元璋气道:“你个小混蛋,爷爷白疼你了。”
    然后对陈景恪说道:“好,咱就给你一个说服咱的机会,想好了再说。”
    陈景恪正色道:“事情并不复杂,陛下以为百官的俸禄,除了果腹还能做什么?”
    朱元璋反问道:“难道果腹还不够吗?”
    陈景恪肯定的道:“不够,吃饱穿暖了,想吃的更好穿的华丽,人心如此。”
    “陛下不也喜欢吃肥肘子和烧鸡吗?”
    “我知道陛下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每隔几天才吃一次。”
    “然而您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您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他们想吃肉了,却发现手里没钱,该怎么办?”
    “只能向百姓伸手。”
    朱元璋杀气腾腾的道:“那咱就将他们的全都杀了,就不信杀不尽他们的贪心。”
    陈景恪没有争辩,而是说道:“科举之路难行,考中举人千难万难,能考中进士的更是凤毛麟角。”
    “一个普通人想做官,就需要举家供应,有时候投入几十年都不见回报。”
    “运气好,蹉跎半生侥幸得中,谋得一官半职。”
    “本以为自此就能改变窘迫的境况,让家人跟着自己享享福。”
    “然而等朝廷俸禄发下来才知道,连肉都吃不起。”
    (海瑞的真实经历,非夸张。)
    “面对家人渴望的眼神,他们会怎么想?又该怎么办?”
    朱元璋默然不语。
    陈景恪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当了官,就难免会有迎来送往。”
    “三节两寿要不要给恩师送一份礼表表谢意?”
    “同僚家里有个喜事,要不要随礼?”
    “可是钱从何来?”
    “总不能当了官,就和所有亲人好友断绝关系吧?”
    “在官场,总不能不顾同僚之情,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吧?”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说道:“给他们涨了俸禄,他们就能管住自己不贪了?”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高薪不能养廉,但俸禄太低必然会促使更多人贪腐。”
    “现在大明存在一种情况,那些贪官污吏,将自己贪污的原因,都推到俸禄太低上。”
    “因此,他们贪的肆无忌惮,理直气壮。”
    “若提高了俸禄,他们将再也不能用这个理由,来为自己洗脱了。”
    “到时候陛下杀贪官污吏的理由,也更加充分。”
    朱元璋再次沉默,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甚至有一个县令,被杀的时候公然说:
    这么低的俸禄,不贪根本就活不下来。
    说满朝文武都贪会有一部分人被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