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62章 抠抠搜搜的像什么样子

第162章 抠抠搜搜的像什么样子

稳定。
    从洪武年间,一直到嘉靖时期,长工的价格都在九百文左右。
    一直在明末乱世,经济彻底乱套,才走向失控。
    与之相对应的,唐宋粮价变化就大了。
    初唐和北宋,粮价差不多两百到五百文一石左右。
    中晚唐和南宋,粮价飙升到了一两千文一石。
    而满清的粮价是最离谱的,从建国到亡国,就没有低于两千文的时候。
    所以满清百姓为啥总吃番薯,是因为粮食不好吃吗?
    但即便是考虑到物价波动,和铜钱的购买力差异,大明官员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最低的。
    靠官俸养活不了自己一家,真不是说笑的。
    现在经过马皇后这么一加,总算是赶上来了。
    至少保证了,想做清官的人,可以不错的活下去。
    而不用和前世的海瑞那样,不但没办法养活家里,还要靠母亲妻子织布补贴自己。
    涨俸的事情就此定下了,具体涨多少,还需要根据国库情况才能确定。
    但马皇后一锤定音,八九品涨五倍。
    这是基准,不能比这个数据更低了。
    之后就是乡衙门的事情理了,马皇后的态度自然也是支持。
    “元末乱世,将地方士绅宗族势力彻底打乱,现在他们还未恢复元气。”
    “是朝廷设置乡官最合适的时候。”
    “若等到他们实力恢复,乡村就真的水泼不进了。”
    “所以此事耽误不得,需尽快施行。”
    朱元璋也深以为然的道:“咱也是这般想的。”
    马皇后接着说道:“军改可以和乡衙门改制同时进行。”
    “从军中退下来的悍卒里选拔识字的,直接授予相应的官职。”
    “就算没办法当主官,去做吏头儿也行啊。”
    “像缉盗一类的职务,再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
    “而且他们和地方士绅宗族,也没有联系。”
    “就算他们想勾结在一起,也需要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足以让朝廷完成改制工作。”
    朱元璋连连点头,道理他都懂,但经过马皇后这么一分析,他头脑就更清晰了。
    马秀英继续说道:“等到军改和政改完成,立即进行一次人口清查和土地丈量。”
    “大明刚立国的时候,人口六千万,土地八百五十万顷。”
    “现在都立国十七年了,户部报上来的人口还是六千万,土地不但没增多,还减少了。”
    “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元璋也一脸愤恨的道:“对,查,一定要狠狠的查。”
    “十五年就是一代人,大明立国十七年,咱就不信一点人口都没增加。”
    “天天都喊着开垦荒田,土地还减少了……这是拿咱当傻子哄骗呢。”
    马皇后点点头,说道:“等土地清查结束,金钞局那边也应该摸清了各地的经济情况。”
    “就可以着手对税务进行改革了,宝钞稽查司摇身一变,正式成为税务稽查司。”
    “这才是百年国策啊。”
    朱元璋连连点头,夸赞道:“妹子懂的比咱还要多,这个经济咱到现在都还迷糊着呢。”
    马秀英笑道:“我要是男儿身,哪轮得到你当皇帝。”
    “是是是,妹子你厉害。”朱元璋往她身边靠了靠,突然有感而发的道:
    “以前不是咱不想笑了,是实在笑不出来了啊。”
    “每天都是批不完的奏疏,处理一大堆事情。”
    “还要挖空心思为大明设计制度……”
    “咱又看不到未来,不知道设计的制度是好是坏。”
    “任何制度施行的时候,百官都会阻挠,会提各种意见。”
    “咱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私心,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不是咱想刚愎自用,是真的没有人可以给咱出主意啊。”
    马秀英靠在他身上,安慰道:“我知道,你心里比任何人都苦。”
    “你也想找个人给你分担,就选中了胡惟庸,对他委以重任。”
    “但他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利用你的信任结党营私,还试图谋逆。”
    “也是他,让你再也不敢相信任何人。”
    朱元璋欣慰的道:“还是妹子你懂咱,听你这么说,咱心里暖和啊。”
    “现在好了,政务上有标儿帮我,还有你这个贤内助为我出谋划策。”
    “制度设计上,也有了陈景恪。”
    “他不是目光长远,想法独特吗?”
    “那咱就将大明的制度,交给他来设计。”
    “咱也轻松了,他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用,一身才华有了施展空间。”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叫双赢。”
    “现在咱只需要盯着他们就好,有大把的时间,心也不用那么累了。”
    “心情好了,自然也就能开玩笑了。”
    马皇后也高兴的道:“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