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81章 把裤子脱了再说话

第181章 把裤子脱了再说话

 这本来就是他的打算,得到父亲的支持,做起来就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了。
    但这个年代的人并不明白这些。
    这样的法子,老朱只会嫌少。
    陈景恪看过之后,笑了:“这群腐儒还没蠢到家,知道避重就轻。”
    朱元璋多鸡贼了,自然是和稀泥,双方各批评两句就让他们退下了。
    陈景恪随口问道:“方兄准备怎么反驳他们?”
    现在他没有发话,只是在等,等时机成熟。
    陈景恪斟酌了一下,说道:“这样很容易掉入他们的节奏,辩到最后吃亏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所以尽量写的浅显易懂一些,最好是河边洗菜的大娘都能听懂,并唠上几句。”
    百姓也正是通过,这个鲜活的例子才知道。
    “打个比方,如果对方喜欢狗,还因此指责我们吃狗肉。”
    儒生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陈景恪和方孝孺可不是无脑乐观,而是真的很高兴。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万民的生死,还打着维护礼法的幌子。
    所以他们才会反对剃发。
    不知不觉间,京城短发的人越来越多,平时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几位。
    朱元璋会支持士林,还是支持自己?
    陈景恪心中很清楚,他两者都不支持。
    腐儒们不是讲礼法和传统吗?不是说传统不能破吗?
    下朝后,那些文官终于忍不住了,纷纷将自己写的文章拿出来。
    但根据我的考证,先秦时期的裤子叫胫衣。
    这种人可不好惹,还是别惹为妙。
    如果研究过别人,就开始亲近别人,那将是灾难性的。
    比如有些基督徒,讨厌伊教就去研究,想要寻找对方的弱点攻击。
    但在外交圈子,这个特质是绝对要不得的。
    徐允恭说道:“方孝孺文章辛辣,又有疯名在外,翰林院无不闻之色变。”
    果然都是一群伪君子啊。
    善于活学活用的百姓,将这句话应用在各种场合。
    别说是家中男丁剃发,身上毛全剃光她们都没意见,只要能让她们怀孩子。
    明知道剃短发百利而无一害,却还拿礼法来阻止,你们就是草菅人命。
    这篇文章,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入应天。
    第二天就拿出了一篇千余字的文章。
    尤其是上朝的时候,几十个短发官吏往那一站,很是显眼。
    但他会支持对大明最有利的。
    没办法,实在是方孝孺那一句,脱了裤子再说传统礼法,太有趣了。
    而且将各种道理讲的也非常清楚。
    于是,十几位勋贵一夜间全成了短发。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李善长给他写了一封信,对他的奏疏表示了赞扬。
    可不就是秘药起作用吗。
    李祺则是目瞪口呆,辩论竟然是这么玩的吗?
    他已经开始为那些儒生们默哀了。
    “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和他辩论到底能不能吃狗肉,而是从别的地方打击他。”
    尤其是裤子的变迁,更是让大家记忆深刻。
    因为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享受国家俸禄和万民供养,不需要辛勤劳作。
    这可深深刺激到了某些文官脆弱的心。
    你就算是有一万个理由,在孝道面前都不值一提。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他就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对他来说,礼法这玩意儿就是擦屁股纸。
    原来那些口口声声喊着传统,喊着祖宗之法的人,竟然也不遵守礼法。
    还有些人则更加疯狂的针对,在各种场合宣扬其是儒家叛徒。
    但凡是有分歧,谁都说不服谁的时候,都会演变成互喷:
    你把裤子脱了再说话。
    看到这里,陈景恪一个没忍住大笑起来。
    至于士林,态度就截然相反了。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本意,文章最后笔锋一转,又回到了剃发这件事情上。
    维护好和陈景恪的关系,但不参与礼法之争。
    这篇文章很快就出现在徐达手里,他也失笑道:
    方孝孺说道:“他们不是想讨论礼法吗,那我就好好的和他们辩一辩。”
    陈景恪看后,也是赞不绝口。
    而且还是半白话风格。
    可他们心中也清楚,短发真的能减少疾病和痛苦,是在救自己的命。
    然后反过来参了一本,说这些人污蔑忠良,让皇帝为他们伸张正义。
    难道礼法二字还不够严重吗?
    “总是有人不服,想要试上一试。此文一出,怕是有些人要声名扫地了。”
    并告诉他,继续保持这样的节奏。
    然而这个世界有相当多的人,研究谁就会下意识的亲近谁。
    “方兄,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顺便还给百姓科普了一下衣冠的变迁史。
    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