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00章 税

第200章 税

标和朱雄英,也都向他看来。
    朱棡和朱棣有些诧异,什么情况?
    看这架势,好像他不同意,这部税法就不能行是吧?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渔业税废除。”
    “百姓养殖捕捞水产品不再交税,只有出售的时候才交税。”
    “那么养鸡、养羊、养牛……鸡下蛋、牛羊下崽……需要交税吗?”
    朱雄英、朱棡、朱棣包括朱标,都有些懵,这还用问吗?
    朝廷也没说这些东西要交税啊。
    但朱元璋和马皇后,却马上就想到了问题所在。
    朱元璋点头说道:“景恪这个问题提的好,此事不说清楚,就有人敢问百姓征收这些税。”
    见四人有些不相信,他就叹道:“你们啊,对下面的情况了解还是太少。”
    “元朝时期贪官污吏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养鸡要交税,鸡下蛋也要交税……”
    “这些税咱可都交过的。”
    “别说是前朝,大明有些地方,背地里就有人在征收这些税。”
    朱标四人有些不可思议,倒不是怀疑朱元璋的话,而是没想到大明竟然会出现这种离谱的情况。
    陈景恪说道:“律法必须要全面,有时候哪怕是一句废话,也要加上去。”
    “当立法者以为,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啊,何必再多此一举写进法条?”
    “殊不知,这就会给人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永远都不要小瞧贪官污吏巧立名目的本事。”
    朱标一副受教的模样,说道:“我懂了,这就在税法里加上一句话。”
    “百姓自产自用之物,一律不得收税,只有售卖才需要收商业税。”
    陈景恪又问道:“卖给邻居家一枚鸡蛋也要收税吗?”
    “虽然看起来是笑话,但如果有人就要较这个真怎么办?”
    “所以最好规定,民间小额交易无需交税。”
    “这个小额到底是多少,就需要殿下根据民间情况,制定一个标准了。”
    朱标苦笑道:“我本以为这部税法很完善了,没想到竟漏洞百出。”
    陈景恪说道:“殿下这部税法,比起前朝任何税法,都更加的完善,也更加的人性化。”
    “尤其是统一关卡税,和禁止征收苛捐杂税,更是前所未有的善政。”
    “只是时代在变,国家面临的经济情况也在不停变化。”
    “税法也要不停地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情况。”
    朱标颔首道:“税务变革之后,我会让金钞局、户部和税务局多关注地方情况,及时调整税法。”
    朱元璋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漏洞?要不你先把税法拿回家好好琢磨琢磨吧。”
    陈景恪连忙摇头,说道:“优秀的律法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不是闭门造车想出来的。”
    “我对大明的基层情况,了解也不是很多,很难研究出什么东西。”
    “就我看来,殿下制定的这部税法,在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
    朱元璋点点头,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那就依此推行了?”
    陈景恪犹豫不已。
    朱元璋指了指他,没好气的道:“我就知道伱小子肯定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吧。”
    马皇后也说道:“不要有什么顾虑,这里又没有外人。”
    朱雄英一看这熟悉的架势,马上就准备好小板凳,抓了一把松子。
    开课了开课了。
    陈景恪深吸口气,说道:“倒不是殿下的这部税法有问题,而是我觉得两税法已经过时了。”
    闻言,朱元璋、马皇后、朱标顿时就兴奋起来,好家伙,这是准备直接对根本税法下手啊。
    朱雄英则是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
    朱棡和朱棣则大吃一惊,之前陈景恪指出新税法的缺陷,他们只是觉得他考虑事情比较全面。
    可是没想到,他竟然敢对两税法下手。
    从唐朝开始至今,两税法就是国家的根本税法。
    可以说,两税法事关国家存亡。
    这也敢动的吗?
    而且爹娘大哥这模样,似乎很期待啊。
    你们就这么信任他?
    陈景恪没有直接讲,而是先思考了一番,该怎么展开这个话题。
    本来想给他们讲一讲税法变迁史,但想到朱标编写新税法,肯定研究过这玩意儿。
    朱元璋和马皇后就更别提了,那更是大明制度的创建者,肯定也了解过。
    所以决定简单提一下,主要讲自己的想法。
    “税法是在不停变迁的,我们能查到的历史,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其一为井田制时期,百姓替国家耕种‘井’中间那块地,以作为缴纳的赋税。”
    “然后就是秦汉时期,秦朝正式开始征收丁税和地税,汉武帝时期在两税的基础之上,加征了商业税。”
    “但秦汉时期,除了这三种税之外,其它税种亦是繁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