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04章 朱标的帝王课

第404章 朱标的帝王课

 所以朱标的很多手段,看起来就比较柔和。
    很多时候,他都会有一些小技巧,让群臣接受变革。
    而不是如老朱那般,靠强硬推动。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百官对新政的抵触,更容易团结大多数人。
    但是碰到那种反对声音比较大,很难通过正常协商通过的政策,他就会强硬起来。
    比如这一次的出兵南洋。
    他无视群臣的反对,直接下了罪己诏。
    虽然没有直接下令出兵,但也等同于是宣布了出兵的决定。
    原本反对此事的群臣,一看他态度如此强硬,只能悻悻的同意了。
    甚至还自我安慰,皇帝还是肯照顾大家情绪的,没有直接宣布出兵。
    朱标继续说道:“不要把希望放在舆论上。”
    “当你只能靠舆论来推动某件事情的时候,那这件事情大概率是做不成的。”
    “这一次的大分封就是如此,不论你们做再多准备,靠协商都不可能通过的。”
    “想要施行这个政策,只有强行推动这一条路。”
    “只不过,有了南洋的事情,确实让我们推行新政时的阻力小了一些。”
    “但也仅此而已了。”
    “所以,你们把过多的心思放在舆论宣传上,属于本末倒置了。”
    “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提前布置,消除强行推动新政造成的不利影响。”
    陈景恪两人连连点头,这才是真正的实践教学啊。
    朱标喝了口茶,给两人思考的时间,然后才说道:
    “伱们在舆论上做文章没有错,错的是操纵舆论的用意。”
    “操纵舆论不是为了逼迫群臣同意新方案,而是为了消除不利影响。”
    陈景恪不禁想起了前世西方的选举政治。
    凡是利用舆论来推动某件事情,最终都走向了妖魔化。
    七十二种性别都整出来了,孙悟空见了都自愧不如。
    但也不要太高看西方那些政客,以为他们多尊重选举。
    真正利益相关的时候,屁民的所谓投票权不如一张废纸。
    比如灯塔国就无视民意和律法,强行通过了反排犹法案等等。
    为啥他们要这么做?
    因为鱿鱼集团出让了很多利益给灯塔国的统治阶层。
    在利益面前,他们可以将一项反常规的法案,包装成合法的国家意志。
    平时表现的温情脉脉,把自己包装成民主斗士,让选民觉得他们是尊重民主。
    然而事实上,能参加选举的,无一不是几大政治家族的代表。
    极个别不是出身于政治家族的,本身也是大资本家。
    等真正遇到大事儿的时候,他们就不装了,直接强行推动。
    民意?反对?军队面前反对一个试试。
    事实上,他们的做法和朱标所言非常相似。
    这个世界是少数精英在统治的。
    不论承不承认,也不论愿不愿意接受,这都是现实。
    大多数决策,都是精英们做出的。
    那么核心问题就来了,如何确保精英阶层不会脱离底层民众?
    如何确保掌握国家的人,不会变成单纯的利己集团?
    这就需要正确的思想和先进的制度。
    所以,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那个人,对我们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作为后人,我们只能说,庆幸有他。
    陈景恪其实也一直在追逐他的脚步,只是时代限制,他能做的不多。
    说难听点,他没有推翻一切的能力,只能在螺丝壳里做文章。
    尽可能的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一点。
    他的大同思想就是基于这个理论确立的。
    朱标应该是憋了很多话,终于找到机会说了出来。
    一开口就有点刹不住,给两人讲了很多实践经验。
    陈景恪和朱雄英听的很认真。
    这些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要么去社会上去碰壁,让现实教。
    要么就靠有经验的长辈去教。
    但你以为碰几次壁就能学到了?
    不,没有一定的天份,就算碰死了也什么都学不到。
    长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办法。
    ——
    南洋战报传来,南洋水师、淡马锡总督府和楚国,联合展开军事行动。
    三个月的时间荡平了南洋,共剿灭七个国家,小势力不知凡几。
    后续的军事打击依然在进行中,确保南洋再无能威胁明人的势力存在。
    消息传出后,自然是天下欢腾。
    就连保守派都松了口气,没想到南洋土人如此不堪一击,白瞎了他们之前那么担心。
    民间就更不用提了。
    时不时就能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
    华夏子孙这个词,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大家的嘴边。
    秦风·无衣传唱的更火了。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