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24章 土鸡瓦狗

第424章 土鸡瓦狗

燕国只是需要一个开战的理由而已。
    但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战争已经开始了。
    然后潘地亚国主等人就麻了了。
    被杀的这名将领统帅有两万人,驻扎在南方边境。
    他的人头都被送来了,说明整支军队都已经没了。
    这也意味着南方边境失守。
    燕国的战斗力竟然这么强吗?
    还不等他们拿出处置办法,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
    燕军一路势如破竹,各地望风而降。
    最坏的一个消息是,燕军离王都只剩下不足百里了。
    潘地亚统治层彻底慌了。
    一边征发百姓加固城防,一边派人去各处抽调军队勤王。
    另一边,杨璟遥望潘地亚王都,期盼的道:
    “希望能来一场硬仗,让老夫过过瘾。”
    “这身毒人的战斗力也太差,老夫都还没发力呢,他们全都倒下了。”
    亲征的朱高炽也犹如在梦里:“我现在总算是知道,王玄策为何能一人灭一国了。”
    “以前陈伴读和我说,身毒人不堪一击,我还有些怀疑。”
    “现在才知道,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也不怪他如此,从出兵到现在,真就没有遇到一场硬仗。
    潘地亚镇守南方边境的那个将领,统帅两万余人。
    这支军队不只装备精良,还有骑兵和象兵。
    出征前燕王府严阵以待,针对他做了种种计划。
    然而,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本来他们想派遣一支骑兵,从侧翼骚扰一下潘地亚军。
    结果那支骑兵直接将敌军后方军阵冲垮了,然后一路斩将夺旗,完成了擒贼擒王的壮举。
    敌军见军旗被砍,直接原地投降了。
    这个结果,简直让朱高炽不敢置信。
    啥情况?这就赢了?
    不管怎么说,赢了总是好事儿。
    战后总结的时候,大家将疑惑说了出来。
    在想不通之下,只能归结于这个将领无能不得人心之类的。
    对于潘地亚的总体战斗力,大家依然保持谨慎态度。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一次次打破了他们对这个国家和族群的认知。
    一触即溃、望风而降这两个成语,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
    朱高炽却不敢掉以轻心,派人进行了调查,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种姓制害的。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首陀罗人,作为社会的最底层,已经被种姓制度给奴化了。
    他们相信命运,并严格遵守所谓的命运,完全没有反抗意识。
    根据教义很多首陀罗人都不允许持刀,他们做饭都是把刀放在木板上,拿着菜往刀上撞。
    他们不光不反抗高种姓人的奴役,也同样不反抗外来人的统治。
    所以,燕国打过来了,他们站在一边冷眼旁观。
    吠舍人数也不少,但他们主要经商。
    商人的秉性,全世界都一个样,指望他们站出来抵抗那是笑话。
    至于婆罗门和刹帝利,已经腐化的他们,也几乎没有战斗力可言。
    纵使少数高层还保持着血性,也改变不了大局。
    了解了这种情况之后,朱高炽不得不再次感叹道:
    “陈伴读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杨璟好奇的问道:“不知陈伴读说了什么?”
    朱高炽就将陈景恪对种姓制的评价,以及占领次大陆之后,燕国该采用何种方式存在讲了一遍。
    “他对种姓制的评价,完全应验了。”
    “将汉人和身毒人分开治理,想来也是为了防范被种姓制污染。”
    杨璟也不得不佩服的道:“都说智者不出门,能知天下闻。”
    “陈伴读真乃天下少有的,拥有大智慧之人。”
    “我知道的人里面,能与他相比的唯有诚意伯和道衍大师。”
    姚广孝谦虚的道:“杨将军谬赞了,诚意伯我没有见过不好点评,但陈伴读实乃天下第一智者。”
    “我岂敢与之相提并论。”
    “陈伴读所制定的一国分治之策,越想越是精妙。”
    “尤其是亲眼见到种姓制下,身毒人的意志之后,贫僧更觉得这实乃燕国长久的唯一的法门。”
    朱高炽斩钉截铁的道:“一国分治,将是燕国的国策不可动摇,我要将这一条写在律法和祖训里。”
    这些都是征服途中的小插曲,并不影响燕国的整体战略。
    只用了一个多月,燕国大军兵临潘地亚国都城之下。
    就在杨璟准备攻城的时候,却被姚广孝阻止了。
    “潘地亚正在集结最后的兵力勤王,我们不妨等一等。”
    杨璟疑惑的道:“为何要等等?不应该趁他们勤王大军未到……”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
    “大师是想围困王都,然后以逸待劳攻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