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32章 殷

第432章 殷

“新大陆就叫殷洲或者商洲,上面的土人就叫商……嗯,叫殷人。”
    “景恪你当年留的这个空白,真的是神来之笔啊。”
    陈景恪心道,先射箭后画靶能不准吗,嘴上却谦虚的道:
    “我当时是为了同化流鬼、靺鞨等族群留下的借口。”
    “没想到能发现新大陆,属于误打误撞了。”
    朱元璋和朱标也没有多想,这事儿确实是巧合。
    主要是,就算多想又能如何?
    还能把他抓到诏狱里,使用大记忆恢复术不成?
    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朱标却并不看好他们的打算:“仅凭这样一条信息,恐怕无法说服世人,那些土人是殷商后裔的。”
    朱雄英冷静了一下,发现确实很难。
    陈景恪含笑道:“待我入关,自有大儒为……”
    “咳,只要我们足够强,跟着我们能获得足够的好处。”
    “不需要我们去证明,只要丢一个引子过去,土人自会拿出一套说辞的。”
    “至于我们的人信不信……出则夷狄,入则华夏。”
    “人家都主动加入华夏大家庭了,还能将人拒之门外不成?”
    朱标一想也是,自《华夏简史》成书以来。
    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土民,拿着其中的记录来证明自家是华夏分支。
    并且,他们依照华夏简史的记录,结合自家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进行了深加工。
    完善了相关逻辑链条。
    你别管是不是真的,就问你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所以,我们就是华夏后裔,大家是一家人。
    等大明在殷洲建立了统治,强大的华夏文明,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
    以后他们就是殷人,是华夏分支。
    现在不过是回归主脉。
    所以,殷洲和殷人这两个名字,就此确定下来。
    朱元璋又补充了一条:“切记,冶炼金属的技艺绝不可流入殷人之手,马匹也是如此。”
    朱雄英也说道:“对,我们在殷洲立足之前,绝不可让这两样东西落入殷人之手。”
    这个规矩在炎洲都没有使用过,原因很简单,炎洲土人少。
    据目前统计,差不多在七十五万人左右。
    这点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区域,最大的势力也才两三千人。
    普遍三五百人为一个单位生活。
    对大明构不成丝毫威胁。
    还有个原因是,炎洲土人的文明程度更低,就算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办法。
    不告诉他们如何探矿采矿,如何提高炉温,他们照样弄不出金属了。
    这可不是贬低他们。
    冶炼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背后代表的是一整条科技体系。
    从如何探矿,到如何采矿,再到收集制作燃料,还要想办法提高炉温……
    欧亚大陆的人类,进行频繁的技术交流,尚且用了几千年才点亮这个科技。
    靠炎洲上那点土人,没有外人手把手的教,他们是弄不出来的。
    事实上,炎洲矿藏丰富品质极高,露天矿藏遍地都是。
    却没有点亮冶金科技,就是这个原因。
    殷人不一样,他们已经拥有了相当不错的文明。
    之所以没有发展出冶金业,主要原因就是矿藏埋藏极深,靠手挖不出来。
    如果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奥秘,他们是有能力,自己将整套技术琢磨出来的。
    虽然大明不怕他们拥有相关技术,但没必要给自己制造困难不是。
    敲定了大致方针之后,朱元璋和朱标本以为就没什么事情了。
    哪知道,朱雄英却神神秘秘的对他们说道:
    “皇爷爷、爹,我还有几样宝贝送给你们。”
    朱元璋马上就猜到了一些端倪,说道:
    “在殷洲有宝贝?”
    朱标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朱雄英故意吊胃口的道:“确实是殷洲的宝贝,您绝对想象不到的宝贝。”
    朱元璋眼睛一亮,故作不在乎的道:
    “黄金白银咱都不稀罕,唯一能让咱稀罕的也就是良种了。”
    “不过就算是良种,也无法让咱动容了。”
    “如果是十年前发现,咱会很高兴,”
    “现在有了南洋的粮食,大明也不缺口粮了。”
    “况且就算是良种又如何,咱就不信还有什么能比得过水稻的。”
    说完,老朱斜睨他一眼,那意思分明就是,小子看你怎么吊人胃口。
    陈景恪心下好笑,老朱确实有自信的底气。
    但他还是太小瞧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了。
    朱雄英‘嘿嘿’一笑,说道:“那如果是亩产千斤的良种呢?”
    ‘噌……’老朱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朱标也震惊不已,说道:“雄英,事关重大,你可不要开玩笑。”
    朱雄英很是满意他们的表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