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34章 学傻了

第434章 学傻了

过度报道发现新大陆的事情。
    在众人的目睹下,老朱挖出了第一铲。
    他挖的很小心,生怕把果实给伤到了。
    很快一大串殷薯就被挖了出来,大大小小加起来足足有六个。
    见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了惊呼。
    最后上秤一称,重达一斤一两。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得到准确结果,所有人都忍不住再次惊呼出声。
    一颗苗结果就是一斤一两,这里有一百零六颗呢。
    就算平均一颗结果一斤,那也是一百零六斤。
    要知道,这可是半分地,相当于一亩地两千一百多斤。
    这已经不是亩产千斤了,而是两千斤。
    这个结果,实在太惊人了。
    可事实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接下来群臣也顾不上形象了,一窝蜂的去挖红薯。
    没有工具的就直接下手挖。
    一旁的解缙看的非常感慨:“若群臣皆有此心,何愁天下不兴。”
    方孝孺笑了笑说道:“人是复杂的,今日能为了良种失态,明日……”
    说罢摇头不语。
    陈景恪走到两人身边,说道:“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这一刻,群臣的心都是至诚的。”
    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表现的很至诚。
    在众人的努力下,半分田的殷薯很快就被挖了出来。
    最后上秤一称,不多不少正好一百零六斤。
    这个结果再次引起众人惊呼。
    半分田一百零六斤,亩产就是两千一百多。
    这可是亩产两千斤啊。
    汤和眼珠子一转,立即下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群臣也反应过来,立即跟着祝贺。
    什么陛下仁慈,上苍才有此良种降下云云,一个比一个夸的厉害。
    良种当前,最不喜欢阿谀奉承的老朱,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不过他依然保持着理智,对这个产量给出了中肯的看法:
    “咱这半分地,用的最好的水肥每日精心照料,普通百姓家哪有这个条件。”
    “所以正常产量不可能这么高的。”
    李善长接话道:“不过就算折半,也是惊人的产量了,此实乃陛下之功也。”
    其他人纷纷附和,都是陛下的功绩啊。
    甚至有人喊出了大明将永无饥馑的口号。
    对此大家都是一笑了之,纯当他高兴疯了口不择言。
    方孝孺的唯物史学早就给出过定论,生产端固然重要,但分配端也同样重要。
    很多饥荒并不是生产端出问题,而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这个理论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殷薯产量高固然好,可靠它想实现永无饥馑就是笑话。
    不过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它的优势。
    粮食多了,漏给底层的就多一点,能少饿死一些人。
    至于品尝殷薯,这个建议没人敢提。
    就这么点全都是种子,谁敢提议吃种子粮啊?
    不过老朱也不是死板的人,挑出一些特别小或者有损伤的,给大家每人分了一小块。
    品尝之后清脆甘甜,吃起来口感非常好。
    这下众人再无疑虑,此真乃济世良种。
    陈景恪也被分到了一小块,只有一颗鸡蛋黄那么大。
    他仔细品尝,确实是前世的味道。
    二十多年没吃,他都快忘记这种味道了。
    但他相信,以后前世的种种,必将在这个世界出现。
    甚至发展前景还要超过前世。
    这就是他穿越最大的意义。
    解缙品尝过后不停点头,表示回去一定要大书特书,向天下人介绍这良种。
    陈景恪就趁机将薯叶的吃法,以及薯藤的用处都大致讲了一下。
    这让解缙更加高兴。
    百姓最困难的,就是粮食收获前的那两个月。
    旧粮吃完新粮未收,俗称青黄不接。
    那段日子最是难熬,百姓只能吃野菜过日子。
    即便现在生活有所改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百姓依然是半粮半菜勉强果腹。
    如果薯叶子也能吃,那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
    接着他又仔细询问了殷薯的种种情况,包括育苗、种植、照料等方法。
    陈景恪就趁机将前世的经验,夹杂着告诉了他。
    等这些消息传开,能为殷薯的推广创造一些条件。
    看着兴奋的众人,方孝孺却说道:
    “恐怕世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良种的发现,景恪居功至伟。”
    解缙不解的朝他看去。
    陈景恪也很莫名其妙:“良种是陈永和他们千辛万苦寻回,与我有什么关系?”
    方孝孺说道:“若无你主张开海,他们哪有机会出去探险。”
    陈景恪露出一个大无语的表情:“那照你这么说,这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功劳。”
    “若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