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皇帝,朱厚照的眼光自然是有的。
对于朱厚照的这般举动,杨轩安然受之。
他现在只是有些遗憾,这个问题自己发现的太迟了,若是在自己还是摄政王或者镇国公的时候,这桩大功绩就是自己的了,而不是朱厚照这个小兔崽子的了。
越想,杨轩便越觉得亏。
啪!
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
朱厚照捂着后脑勺,不满的瞪着杨轩:“干嘛打我?”
“看你不爽!”杨轩同样瞪着朱厚照。
看着杨轩那亏得慌的表情,朱厚照也反应过来了。
他脑子本来就灵。
“哦~~”
“我明白了,你是因为这桩大功绩落不到你的头上,所以心中不忿,才对我动手的。”
杨轩的身上本就蕴含着大秘密,帖木儿汗国之事已经让他出尽了风头,若是再让人知道这个概念是他提出的,便会有更多的人注意他,站在风口浪尖上,杨轩的秘密不一定就能保守得住。
天下聪明人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现在知道他的人同样不少,但他在文人的心中更多的还是一个粗鄙武夫的形象。
“你若是觉得不解气的话,我可以让你再打几下!”
“算了吧,我怕我控制不住,不小心把你打死。”杨轩瞥了一眼小人得志的朱厚照,没好气道。
他对名利看的并不是很重,所以这种心情来的快,去得也快!
朱厚照揉着后脑勺,也没有生气。
他捡了这么大的一个便宜,被杨轩打一下又没有事,再说了,这是老祖宗的疼爱啊!
“嘿嘿,老杨,我知道你肯定舍不得的!”朱厚照嘿嘿笑着,给杨轩按揉肩膀,谄媚之色溢于言表。
杨轩下巴微扬,轻哼一声:“趁早打死你这个不省心的小崽子算了,省的让人生气。”
在杨轩看不到的视角中,朱厚照撇撇嘴。
真是个老傲娇!
“说吧,是不是又让我给你出主意?”杨轩话语一转。
熊孩子忽然献起了殷勤,肯定是有所求。
“老杨,你怎么能这么想呢?”
“我不是这样的人!”朱厚照当即道。
“那算了!”杨轩道。
“别别别,我确实有问题。”朱厚照赶紧道。
“说吧!”
“老杨,你提出的这个中华民族的概念确实很好,但要如何让所有人都接受呢?”
朱厚照问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闻言,杨轩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回答,而是反问了朱厚照一个问题。
“你知道当今大明的识字率(认识三百个字以上的)是多少吗?”
“不知。”朱厚照摇摇头。
“百分之十几,不到二十。”杨轩道。
成化初年他就让人调查过,那时识字率就在百分之十五以上,不到百分之二十。
而几十年没有变化,甚至下降了一两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这几十年的人口爆发。
基数大了,百分比自然会受到影响。
“而今大明人口在两万万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识字的人就有三千万左右。”
“这个人数,是太祖做梦都不敢想的。”
“大明刚建立的时候,实在是太缺少读书人了,基层官员都不够。”
“而今,大明养士百四十余载,已经不再缺少读书人了。”
“话本小说等文娱产业迅速。”
听着杨轩的话,朱厚照有些不解。
“这和我问你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笨,读书可以明理。”
“若想让天下人都接受中华民族的概念,首先就得让读书人接受。”
“朝廷的邸报知道吧?”
杨轩道。
“知道。”朱厚照道,这他自然是知道的。
邸报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只不过邸报是面对官员的。
“邸报是个好东西啊!”
“可以作为朝廷的喉舌,掌控民间舆\/论。”
“我以前就想办一个面向民间的邸报。”
“只是以前识字率太低了,不过现在却是可以做了。”
“你要和臣子斗,舆\/\/论是必须要掌控的,邸报就是最好的工具。”
“我知道了,你是想通过邸报将中华民族的概念宣传出去?”还不等杨轩说完,朱厚照便打断了。
杨轩瞥瞥朱厚照,继续道:“没错,就是用邸报先将这个概念宣传出去。”
“不需要太过深奥,以大白话的形式就可以了,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简单一些他们能看懂。”
“而且在宣传这个概念的时候,也可以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宣传。”
“比如某个少数民族为华夏守边多年,当别人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回答因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