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在量子加密技术的光纤有线领域中,已经取得了100公里的量子直接分发,并且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目前主要的攻克方向是量子中继器,用来中转延长通信距离。
而在无线领域,也同样做过很多尝试。
在22年的时候,华国航天就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通过墨子号卫星,向地面的德哈令及大研观测站发射了纠缠态的量子,进行了地面1200公里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实验。
这两项实验的主持者,都是庐州微观物质研究中心的潘坚为团队。
在卫星无线通讯方面,他们基于双光子路径—偏振混合纠缠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解决了光子在大气信道传播中,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成功对六种典型的量子态进行了验证,提高了纠缠量子的传送保真度。
但因为的量子载体,终究还是无线电波,因此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
再加上量子的观测坍塌现象,导致量子非常‘脆弱’,哪怕使用了隐形方案,这种无线秘钥分发的保真度,距离实际应用也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而这次,康驰把这个测试的距离,直接提高到了4000多公里。
这种多粒子精准激荡维度的设备,制造难度让任舟光是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他反正完全想象不出,康驰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收到!”
这会康驰还在和严辉等人打包实验装置,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当他们设备打包好,又和严辉他们开会讲述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具体流程后,北部战区飞机也终于到了。
蔡耀斌顿时疑惑道:“那渔夫为什么不用网兜,直接把鱼捞起来?”
因为太恐怖了。
“你已经到三沙了?”
果然没过多久,蔡耀斌和任舟就在几名战士的带领下进入了临时实验室,双方简单的打了声招呼后,任舟就忍不住问康驰:“你真找到了那个隐变量?”
“能不能等我们一下?我们还要一个小时才到!”
主要是四月的漠河还是有点冷,去那里受冻,哪有去三沙看看大海,陶冶一下情操来得香?
他们距离比较远所以久了点,来的同样是两架战斗机和一架运输机。
某种意义上,整套设备就是台微型粒子对撞机,
三沙虽然是个市,但主岛的面积其实非常小,大部分都是填海扩建出来的,随便走几步就能看到沙滩和大海。
应该,和发射一颗量子实验卫星差不多吧?
加上康驰又要亲自主持实验,因此蔡耀斌丝毫不敢大意,直接给南部和北部战区的领导打了个电话,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后,希望他们能够配合实验。
毕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量子通讯,它基于的是两个量子的在更高纬度的纠缠关系,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于任何真实世界中的载体,更不会受到现实中因素干扰。
蔡耀斌这才恍然大悟:“这么解释我就明白了,可是要怎么做到,在纠缠量子发射过来的瞬间,同时发射两个光子?而且不偏不倚地刚好和这个纠缠量子‘擦身而过’,同时逼出真正的纠缠量子?”
怎么感觉自己最近,越来越像个可有可无的吉祥物了?
于是漠河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严辉去负责了。
不过太阳也是真的毒,康驰被晒了十分钟不到,就感觉皮肤有点火辣辣的,于是连忙回去了临时实验室,然后他前脚刚进去,就听到了天空中传来飞机的引擎声。
别看康驰这套设备摆在这里看似平平无奇,但这玩意绝对是比光刻机还难造的超精密仪器。
挂完电话后,实验装置也调试地差不多了,康驰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后,便让舒少校带他们在附近转了转。
其实任舟刚刚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嗯,那就好!”
任舟说完后又扭头看向康驰:“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没有错?”
但感觉完全不能细想……
“如果以康总的例子举例的话,那渔夫的网兜,就是遇水就化的材料,就像我们无法进入高维空间一样。”
“哦哦,明白了,没事,你们也不用急,严辉那边估计都还没到呢。”
但这种能力,连能开挂的康驰都做不到!
当康驰带人开车把设备运出盘古基地,看到机场上停着的一排军机后,也不禁微微一愣。
“你想多了,打仗哪用不着我们这身板,人家这是护航懂不懂?”康驰对此倒是非常满意,“果然还是蔡总比较靠谱,安全感满满的!”
“更高维度的规则,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两个世界虽然可能彼此水乳交融,甚至可以用能量影响交界点,但归根结底,双方都处于完全不同规则的世界。”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康总只是举了个更形象,容易理解的例子。”
永兴的驻军军官舒锦川看到康驰带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