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晓美和王晓丽小姐俩都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但见众人都在笑,她俩便也跟着笑了起来,笑的还正经挺开心的。
还别说,小孩子这玩意儿确实挺有意思,总能不经意间就给人带来快乐。
笑过之后,王大柱和王安还有黄忠三人便去后屋洗手去了,而刘桂兰和黄鹂俩人也向后屋走去,依次将热在锅里的菜和饭端了上来。
吃午饭的时候,刘桂兰对王大柱说道:
“大柱啊,过晌你要没事儿,就去碾道磨点大米再碾点白面呗,咱们也尝尝今年的新大米和白面都啥味儿。”
任何农作物,刚打下来的时候,都是最好吃也是香味儿最浓的时候,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粮食上的那种自然香味儿才会逐渐变淡。
王大柱闻言,想了想说道:
“碾点白面还行,磨大米忒费劲了,要不就去乡里加工厂直接加工出来省心了。”
刘桂兰点了点头道:
“可也是,搁碾道里磨点大米都不够费劲的,直接去加工厂就更好了。”
众所周知,给稻子去壳这个事儿,要是用磨盘往下磨的话,那绝对不是一般的费劲,需要磨好多遍才行,不然稻壳根本就去不干净。
相对来说的话,碾麦子还凑合,因为用碾子将麦子碾碎后,直接用细筛子或者箩过滤一下就行了,过滤完之后,筛子里面是麦壳,也叫麦麸子,筛子下面就是白面了。
王安听到俩人的对话,便自告奋勇的说道:
“我直接开四轮车去县里加工吧,完了我再把大米和白面啥的给我大姐还有那几个朋友拿点。”
王安所说的朋友,自然是指武冬和王帅他们几个,只是头段时间他们几个非常忙,好像是在忙着关于演习和一些其他的事儿,王安都没咋去找他们,现在的话就不知道是啥情况了。
王安说完,王大柱就点点头道:
“嗯呢,给他们拿点行,多拿点,这一年来的你可正经没少麻烦人家,对了,那台油锯是不是得给人家武冬拿回去了?这都马上入冬了,他们不得盘库啥的啊?”
王安想了想,笑嘻嘻的说道:
“是得拿回去了,我再让他给我换台新的使,嘿嘿嘿嘿”
王大柱一听这话,白了王安一眼道:
“哪儿来那么多新的给你使啊?就你事儿多,人家能给你借出来一台就不错了。”
王安笑了笑,并没有解释太多,主要是王大柱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儿。
刘桂兰没有接话,而是询问着说道:
“那我过晌就再多洗点麦子出来,完了明天多加工点。”
麦子在磨面之前,跟别的粮食是不一样的,因为有的麦子会被风吹倒,导致麦穗挨着泥土了,而在割麦子的时候,倒地的麦子就会被夹杂在里面。
况且麦子脱粒后还要经过晾晒,很多脏东西也会被夹杂在里面,这样一来,麦粒在加工之前若是不清洗一下的话,磨出来的白面吃起来就会感觉很牙碜。
而之所以稻子,谷子或者高粱啥的不用清洗就直接加工,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加工出来的东西是米,米下锅之前还要经过一两遍的淘洗。
至于玉米,正常情况下,这玩意都是非常干净的,如果上面裹着泥土,加工之前也同样需要清洗。
不过这是指的人吃的玉米面,如果是牲畜吃的玉米面,有点土啥的都无所谓。
就这样,在不断的议论中,众人结束了这顿午饭。
直到吃完饭,王安才想起来问道:
“对了,今天咋没看着沈薇姐过来呢?她干啥去了?”
木雪晴听到王安的话后说道:
“沈薇姐说她婆婆不好了,完了沈薇姐赶毛驴车拉着她婆婆去乡里卫生院了。”
王安闻言点了点头,心里却知道,沈薇的婆婆八成是要够呛了,即使去卫生室看病,也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
因为如果按照历史轨迹继续发展的话,那等到下个月的时候,沈薇的婆婆就会驾鹤西去了。
没办法,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的事儿,王安可没有能力去阻止。
只是该说不说的,沈薇这个女人是真心不错,要知道她男人都没了,她还能伺候瘫痪的婆婆,并且她婆婆病了,她选择的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去卫生室给她婆婆看病。
这样的女人,绝对是有情有义的好老娘们儿。
吃完饭,王安领着木雪晴回屋睡了一觉。
睡醒后的王安颇感无聊,便去老房子那边,对正在修理弹弓叉子的黄忠说道:
“小忠,走啊,跟我抓兔子去啊?”
一说抓兔子,黄忠立刻高兴了起来,满脸笑意的问王安道:
“抓兔子?嘿嘿,我就愿意抓兔子了。”
说着话,黄忠从炕上直接蹦到地下,边穿鞋边问道:
“大哥,就是这雪下的太薄了,八成够呛能撵上吧?”
在北方,下雪过后,很多人都会上山撵兔子,就是不用狗,只用人撵,只不